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伴随着新教材的推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教材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发生转变。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我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展开具体的教学研究,探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问题。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因为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彩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值;教师缜密的分析论证,有助于学生严密思维的形成,准确把握学习要点;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网络学习都可以运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法改革与学法发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和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近年来高考试卷的主体设计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注实际,以便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与塑造。一般认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个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他们普遍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相当一部分知识结构已开始在头脑中内化为自有的认知结构体系,并且已开始着手将这一体系运用于日常的认知行为中。在现实教学中,“许多学习都依赖于教师提供的‘平台’,这就要求将学生安置在一种情境中,使他们有可能模仿、内化(比如,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并对可能的认知过程做实践”。[1]所以,在新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中的积极作用,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以旧带新。
三、注重发展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得到发展。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方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进行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其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解决方式—方式的执行—评价结果。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目的是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如“沙尘暴的探究”。一般来说,人文地理内容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可有选择性地采取进行探究学习的体验性策略。
四、改革与创新作业,体现“个性化、多样化”
地理作业应成为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从多角度切入,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学生学习地理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层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同一知识点设计出不同的题型等多层次的地理作业,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要求。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等广阔的时空开放,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由新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作业。例如:采用组建兴趣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查、自出地理试卷、绘制图表、手工作业、口头作业、网络作业、小论文、小实验,等等。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可以布置手工作业,让学生用橡皮泥自制等高线地形模型,模型上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多样化的作业,能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体现,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做课程资源的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只是指教师开发地本教材、校本教材,主要课程资源应当配合课堂教学主阵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例如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非常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配合。为了使这类课程资源能够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应开发校本化、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可以设计自制地球仪与光照实验、影子方向与影子长度变化测定、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当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当地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形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教学过程的展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总之,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渐进探索的过程,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改变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不断总结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