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在教育教学科研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5阅读:
字号:|

  在教育教学科研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摘要】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知识的探究与获取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获得一定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收这些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求得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育理念;转变;失败;成功;学生主体;问题;探索;创新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Abstract】Society at progress, education at development, Be an educator should continuously renewal education principle, exaltation teaching level, take student as corpus in educatio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rry on to the student in the knowledge of the investigation with obtain the proces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development.Make student not only acquire certain of firm foundation knowledge, also in the meantime development student mightiness of seek knowledge desire, and let the student have ability oneself study, there is ability finding out knowledge for need, have ability absorption these knowledges.The teacher i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student aggressive interaction, beg common development.

  【Key words】Education principle;Change;Failure;Success;Student's corpus;Problem;Investigate;The innovation seek knowledge desire;Study ability;The interac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Common development

  在参加课题组之前,我已经是一个有着教龄16年的成熟教师了。熟悉教材的重难点,能熟练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也能自如的驾驭学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总觉得自己的教学越来越乏味,不少学生厌学、呆板、缺乏想象力和激情,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学习表现和成绩也平平。而每次我都将原因归结为:学生基础差,学习水平低,能教到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

  自从参加了课题组的学习和研究,我才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对造成上述局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以前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为主,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接受记忆和掌握,忽视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忽视了知识的探究与获取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影响甚至抹杀了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学者徐惟诚先生在给《爱心与教育》的序言中写到:“(教育者)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有两个误区要特别注意。一是穿新鞋走老路,二是重形式改革而不重实质。记得有一次,我和另一位老师分别在普通班和平行班试教“乙酸”,我设计了许多问题,把知识面拓宽了不少,学生在课堂也很配合,热热闹闹的把课上了下来。可听了另一位老师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课后,我马上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差距。课题组同志们评课时也提到:两位老师的课不同之处在观念上的差距。我的课基本上是传统的教法,仍然是学生在围绕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进行学习活动,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没有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看来,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想、新视觉。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努力学习,经常与同志们交流,尽力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贯彻实践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之中去。

  在金属钠的教学中,我们开始设计思路是:因为教科书写得通俗易懂,又有初中基础,先让学生自学后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再来设计教案,这样似乎符合学生实际或许还能发现以前备课中未发现的一些新问题。可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提出的问题并不多,开放性有价值的问题几乎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在研究会上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高中一年级普通班的多数学生的提问层次尚处于简单模仿阶段,还需要老师的悉心培养。另外“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现象纷繁复杂,有目的、有条理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这一节教材有许多实验,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亲身体验中一定会有发现问题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一些机会,引导学生设计以化学实验探究自己的假说或猜想就更好了。在课题组教师的帮助下,我重新设计金属钠的课堂教学: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学生预习研读课本的基础上,课堂上组织学生边做实验边记录,边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发现的问题。教师巡回答疑,在了解学生疑难问题后,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用实验探究证实假设,学生在“做”中互教互学,在“做”中系统地把前人积累下来的化学基础知识转化成自己头脑中新的知识结构,在“做”中即创造中学习。

  这样的课堂设计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熟悉相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还要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尽可能多的从各个方面估计学生能提出哪些问题?应当怎样处理?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及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探索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教师既要进行必要引导和宏观控制,使学生不能偏离主题讨论,但是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不能拉着学生走。这对教师的宏观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无论是知识还是课堂纪律管理上)都提出了挑战。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经过充分准备后,利用两节课时间,实施了课堂教学(具体教学过程见教学个案例),很好的完成了教学计划,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课堂设计中让学生报告实验现象我认为是件很简单的事,可实际上学生七嘴八舌的几个人才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这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确实需要细心培养,也说明教师这方面的工作还需改进和加强。

  我学会了因势利导,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例如,我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回忆、对比、实验并讨论,提出了“钠与盐酸反应是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盐酸反应?”我又进一步根据学生化学知识的增长,引导他们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先分小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最后干脆全班一起争论,逐渐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意见。其一先与盐酸反应;其二先与水反应。我要求两种意见的同学各选一名代表阐述本派观点,理论依据,在阐述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探究性实验来证明白己的观点,并拿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上讲台演示讲解,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实验方案有不严密之处。还未等老师引导,立即就被对方同学提出了质疑,并拿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可实验方案也有缺陷,又立即被同学否认,于是有同学又立即提出新的解释。你来我往,争得面红耳赤,就这样不断提出方案、解释、否定、再完善,最后终于大家达成了共识。课堂上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辩论水平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学生们做自己设计的实验时,往往不像做教材中实验那样顺利,面对的往往是失败,而失败的原因一旦找到则往往是创新性的突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我在备课时未想到的情况,而且我对学生估计也不足,我没有想到学生有那么高的学习热情和那么强的质疑能力,说明我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很好的转变。教学中我还增强了应变能力,学会了在学生讨论陷入僵局或走入歧路时,怎样巧妙的将他们拉回主题。

  在教研实践中我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学习者只有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之后才能形成可靠的知识结构,也只有可靠的知识结构才是追加新知识单元的基础。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发展的强烈愿望,以及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我认为:为了多给学生一点发展能力、兴趣和个性的空间,宁愿让学生少学一点,但让他们学得更主动一点,生动一点,扎实一点,实践体验更深刻、更丰富一点,让学生更多一些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最大可能地得到发展我还发现以前怕回答不了学生问题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师不可能回答上所有学生的问题,学生更需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老师教会他们怎样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同行者,决不是无所不能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跟学生的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求得共同发展。

  “问题、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验和了解了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学生的独立性、好奇心、坚韧性等创新人格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锻炼改变提高自己的舞台,有利于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发展成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在参加课题组的这段时间里,我系统的学习了教育论、教学论,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了教育观念,锻炼了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学会了“研究”,并且“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我和学生一样都是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上一篇: 在教育体制改革下看教师如何引导...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