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行动 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 在行动中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的教学实验,主要以落实“双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第二个十年的教学实验,主要以探索和推行素质教育为主题;第三个十年的教学实验,大多以探索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为主题。在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中,参与实验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坚持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78年—1988年)是基础教育的恢复时期,为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兴起了一批以落实“双基”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实验。第二个十年(1989年—1998年)是素质教育的探索时期,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起了一批以探索和推行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实验。第三个十年(1999年—2008年)是课程改革的探索和推广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从2001年才开始正式试验,但在1999年前后教育界就以“新课程”为主题,引发了一系列有关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所以这一轮教学实验主要是以探索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师生的教与学方式为主题。当然每一个时期的教学实验在时间和内容上都不是一刀切,但大致有这样一个倾向和趋势。在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中,参与实验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坚持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第一个十年的教学实验主题及特点
第一个十年(1978年—1988年)的教学实验主题是落实“双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文革”十年,我国的基础教育近乎瘫痪,教学质量跌落到最低点。1977年秋,上海市青浦县曾做过全县数学统测:试题是初中的基础常识,全县中学最高年级的4373名学生中竟有近3000人答不出1/2 + 1/2等于几,总平均分为11.1分,零分学生的占比高达23.5%。这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缩影。拨乱反正后如何尽快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的一大难题。一批有志之士开始着手教学实验,试图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找到一条出路。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市青浦县以顾泠沅为首的数学教改实验。
顾泠沅团队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陆续形成了一个全程十年的教学改革计划,即三年调查、一年筛选经验、三年实验研究、三年传播发展。实验的目的是抓起点、抓基础,让所有学生都有效地学习,大面积提高本县的教学质量。到了1986年,这一实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青浦县初中毕业生在全市统考中的成绩大大超过当年上海全市的平均值,各学科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学生素质也有相应提高。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向全市推广青浦数学教改经验,并在全市大会上正式将实验小组命名为“顾泠沅数学教改实验小组”。后来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青浦经验。[1] 154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大部分还是以单一学段、单一学科为主。在小学语文领域比较有影响的实验有: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丁义诚、李楠和包全恩等人倡起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创立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吕敬先主持的“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江苏省南通师范附属小学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验”。在小学数学领域比较有影响的实验有: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马芯兰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实验”,江苏省常州市师范学校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实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的“小学数学综合建构实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姜乐仁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在中学语文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有:辽宁省盘锦县第三中学魏书生的“初中语文教改实验”,北京师范学院高原与北京月坛中学刘胐胐主持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训练体系实验”。在中学数学领域比较有影响的如:中国科学院卢仲衡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主持的“自学、议论、引导数学教学实验”。在外语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有: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实验”,北京市育才学校马承的“三位一体英语教学实验”,等等。
这一阶段是教学实验的喷发期,人们被压抑了十年的教改热情一下子喷发出来,有些教学实验一直持续到现在,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有些是从“文革”前就开始,因“文革”而中断,拨乱反正后又继续的。如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语文实验,源于1958年开始的“集中识字”实验;吕敬先主持的“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从1962年9月开始;卢仲衡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源于1963年开始的程序教学实验,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实验开始于1960年。
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不仅注重“双基”,有的已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魏书生从1978年春至1985年夏进行了三轮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实验,他的实验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的色彩,因此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被称为“教学改革的常青树”。再如马芯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改革教材教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她从1977年开始的第一轮实验班,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达到了相当于五年制小学毕业的水平。从1980年开始的第二轮实验班,使学生在四年级时的数学学习质量达到了相当于六年制毕业的水平。[1] 110
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教学实验,如湖北大学黎世法提出并进行实验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提出的“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等。
二、第二个十年的教学实验主题及特点
第二个十年(1989年—1998年)的教学实验主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拨乱反正后基础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双基”落实比较好,但随之而来的是为了升学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于是,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又开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这一阶段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若干学校开展的“愉快教育”实验。
1990年5月23日,原国家教委邀请了六省、市的七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了他们开展“愉快教育”实验活动的经验。这七所学校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南京路琅琊路小学、沈阳铁路五小、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广州八旗二马路小学、上海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和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工作目标,使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纯追求考分的压力下解脱出来,从而保证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柳斌同志充分肯定了这七所学校的做法,并向全国提出“推广愉快教育经验,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口号。几年的时间,愉快教育实验就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一大批学校从单纯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向实施教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没有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一些学校的实验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倾向。在我国的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在1994年。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2] 所以在这之后的教学实验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比较多。
与上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教学实验的特点是:
(一)由单一学科单一学段的实验向多学科多学段实验发展
上一阶段的教学实验大部分是单一学段和学科的实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仅仅靠单一学科的改革实验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多学科改革才行。另外一些课题组在单一学科实验的基础上取得了经验,也逐步推广到别的学科,所以就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实验。这一阶段有王敏勤的和谐教学实验,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实验,张熊飞的诱思探究实验等,都在中小学多学科中同时进行实验。
(二)实验由单纯提高教学成绩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如前边所提到的愉快教育实验,再如上海闸北第八中学的成功教育实验。上海闸北第八中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验,最初是为了转变“差生”,但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实验的目的,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首先使其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本素质的准备。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成功教育能帮助我们找到一条把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的新路;帮助我们把中小学教育由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转变为面向大多数学生;把死读书、‘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转换成因材施教、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1] 283
(三)这一时期有些教学实验已经形成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流派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教学实验已长达十几年,在实验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出版了专著,发表了有影响的文章,在全国的实验范围比较广,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流派。如由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等主编的《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中收集的15个教学流派,大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如: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于漪与语文教育、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王敏勤与和谐教学、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刘京海与成功教育、刘显国与反馈教学法、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邱学华与尝试教育、张思中与十六字教学法、倪谷音与愉快教育、顾泠沅与青浦实验、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靳家彦与语文导读法、魏书生与六步教学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为该丛书作序说:“这套丛书收集的都是我国教育界最杰出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3]
《中国教育报》2007年7至8月份开辟专栏,介绍了建国以来国内比较有影响的9个教学流派,也大都在这一时期形成。编辑在“编者按”中说:“观点鲜明,操作程序具体,语言表达清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切合中国实际,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学流派的共同写照。这些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既学习了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长处,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广大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这些实验探索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 这9个流派分别是: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黎世法的异步教学、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王敏勤的和谐教学、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马承的三位一体教学法和顾泠沅的青浦实验。
三、第三个十年的教学实验的主题及特点
第三个十年(1999年—2008年)的教学实验的主题是转变师生教学方式,探索和推进课程改革。
199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以“新课程”为主题,引发了一系列有关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如自主学习实验、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实验等。2001年秋季,我国正式在中小学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部分教学实验都是以转变师生教学方式、探索和推进课程改革为主题的。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教学实验的特点是:
(一)教学实验更加普及,形成一种群众性的“校本研究”热潮
由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参与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实验,人们对教学实验不再陌生,特别是新课改提倡的“校本教研和科研”活动,更是从政策层面上鼓励中小学教师搞教改实验,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学实验不再是屈指可数,而是形成了群众性的教改实验热潮,几乎每个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教学实验,每个地区都有比较好的教学实验典型。
(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各实验学校也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在这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实验”,魏书生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要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目前“先学后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经典性的语言,在全国教育界广为人知。
(三)“学案导学”在全国悄然兴起,“学案”成为引导学生自学的有效载体
在我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较为普遍的使用“学案”却是近些年的事,如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天津等许多地方的中小学都在搞“学案导学”的研究和实验,其范围也遍及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各科教学。有的区县甚至以教研室的名义统一推广学案导学。这与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关,“学案”成为学生自学的有效载体。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他们做到了教案、学案、练案三案合一,学生没有课堂笔记本和作业本,没有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只有一张8K的讲学稿,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四)农村学校的改革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差、生源差,他们急于通过改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改革的欲望更强。他们没有那些名牌学校的顾虑和负担,所以改革的力度更大。前边我们提到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以及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正是由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所以他们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这一时期有许多学校因教学改革而成名,产生了“名校效应”,吸引了不少的参观者。除了前边所说的几所初中学校,还有河北省衡水中学、江苏省启东中学等,也因在高中教学改革中成效显著而出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实验可谓群星璀璨,异彩纷呈,很难用较短的篇幅作全面的述评,
从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启发,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敏勤.国内著名教改实验评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2]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9.
[3] 王敏勤.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王敏勤与和谐教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序.
[4] 赵小雅.教学流派回顾[N].中国教育报,2007-07-27(5).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