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惰性思维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5阅读:
字号:|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惰性思维

  [摘要]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为大脑无法注意每一件事,所以索然无味,令人厌烦或者单调沉闷的课将完全不能被记住①。教学过程中“填鸭式”的灌注学生,只能造就学生的惰性思维或思维定势,惰性思维是学习和工作上的头号敌人,靠惰性思维而获“成功”的人,往往会以惰性思维的方式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却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于人类。

  [关键词]惰性思维 点燃 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日渐完善,物质文明的不断完善离不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实践,小平同志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的探究实验活动,它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不仅是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的事业。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不要让“传授更多的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因为那样将钝化学生的头脑,学生建立起来的将是惰性思维,应当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焰,树立创新思维的信心,构建创新思维的大厦。

  一、惰性思维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相反,若惰性思维在人的大脑中占有主导地位时,他将会习惯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种人的思想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缺乏整体观念和创新意识;其表现在社会领域,往往是定位于把握方向顺其自然,缺乏时代的开拓精神;表现在经济领域,往往是怕引起经济问题,胆小如鼠,缺乏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观念;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往往是死守于以往规律性的认识,惰性思维或思维定势,缺乏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困惑于表面现象,很难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如:1964年6月,32岁的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任务。当时计算火箭的推力时,发现射程不够,大家在为增加一点推进剂而犯难,因为火箭的燃料贮存箱有限,再也无法“喂”进去。7、8月的高温天气下,推进剂的温度升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正当大家踏破铁鞋无觅处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中尉站出来说:“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千克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到年轻人的面孔上,在场的专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毫不客气的说:“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你还要往外卸?”,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不甘心,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发射前,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住房,钱学森不太熟悉这个“小字辈”,可听了王永志的意见,钱学森眼睛一亮,“马上批示,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卸出一些推进剂后的火箭射程变远了,连打了三枚,发发命中目标,后来由钱学森推荐王永志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夸赞他:“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②在多数专家看来卸燃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王永志恰能在这里获得了成功,由此看来惰性思维对我们科学技术发展有不小的抑制作用,逆向思维或创新思维却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惰性思维的形成原因

  人的认识规律是一个由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过程。思维的形成也同样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再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过程;是从分析到综合、综合到分析、再综合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然而,在科学上在培养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常常忽视被培养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往往是教条的或“填鸭式”的向被培养人灌输所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造成被培养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惯用以往获取的方法去看待所面对的诸多事物,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培养出的人才存有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或惰性思维。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天文、地理、人文、环境保护和社会科学等,它要求培养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切合实际的传授技能,对被培养人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比较准确的回答或者向被培养人提出努力的方向,以消除被培养人的惰性思维心理。如:孩子问父母:“今天为什么会下雪?”一般的父母回答:“因为天气冷,所以会下雪”,比较聪明的父母会答:“今天温度在0℃以下,所以会下雪”。接下来孩子又问:“可昨天比今天还冷,昨天怎么不下雪呢?”多数父母会答:“我也不知道”,少数父母会答:“你怎么那么多的为什么!”,对教育有所了解的父母会答:“长大你就知道了。”这些回答都不同程度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惰性思维,在这方面家庭教育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不当更不能忽视。笔者认为,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两小儿辩日”问题处理得就很不恰当,他应当告诉学生自然界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是形形色色的,等待人们去探索的自然规律也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知道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同时应该鼓励两个孩子只要努力探索,将来肯定有大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而孔子的不了了之,的确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和创新思维,说不定抹灭了两个伟大的天文学家。

  三、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改变惰性思维的对策

  科学课程揭示了许多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现象、变化及运动规律,但是还有很多自然现象有待人们去认识、去发现、去反映。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单一向学生贯穿什么“直接法、间接法、图象法、图表法、排除法“等诸多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多研究、多探究怎样消除学生以往的惰性思维心理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对策之一:经常揭示科学的相对性一面,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

  科学本身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科学课程中所描述的概念、规律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一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如:在讲到燃烧的两个条件之后,就做泡沫灭火演示实验,紧接着就做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演示实验,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出“二氧化碳灭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的道理;再如:铜不能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却能与硝酸、浓硫酸反应,但却不是置换反应;石蕊遇到酸变红色,但遇到硝酸却褪色;在空中等高度处同时释放的铁块和羽毛,铁块先着地,但在真空管中等高度同时释放,却同时着地。经常这样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相对性”内容,将会驱散学生的惰性思维,从而点燃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火焰。

  对策之二:介绍科学家事迹,培养创新思维的信心和毅力

  科学课程揭示了很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有自然规律、科学原理和科学理论的获得,都要付出艰苦的活动,有时还要经过迂回曲折的过程,从多次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所以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斗志。如澳大利亚裔英国人约翰·康福思,10岁时患了耳硬化症,上高中时受教师列纳德·巴塞尔的影响,开始喜欢化学并将化学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16岁进入悉尼大学时,他已听不见老师的讲课,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维,一有机会就去化学文献图书馆,后来在酸催化反应和有机分子合成方面的杰出研究,故此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窃机向学生介绍,对化解学生的惰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信心和毅力,无疑是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策之三: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

  科学即需要好奇心,又需要创新思维的灵感,学生拥有了好奇心和思维的灵感,当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困苦时,就会勇敢、坚定、永远、顽强。如本人在兴趣活动中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演示试验,我一手拿一支分液漏斗,另一手拿一支乒乓球,我问学生,球放在漏斗内,用口通过漏斗颈向下吹球,乒乓球将会怎样?几乎所有的学生回答说:“乒乓球会迅速落在地上”,通过演示,乒乓球并没有落地,学生的兴趣来了,“怎么不会掉下来呢?”我解谜后并没有停下来,继续把学生的好奇心展开。我说,地球上的生物是在地球的引力下而生存的,蚕在失去地球的引力时是如何吐丝的呢?这个奇妙的想法起源于我国的几个中小学学生,这几个学生因此获准了美国科学家的太空实验指导,健康的蚕宝宝已搭载美国的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接受失重实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大了,不少学生引起了震憾。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

  对策之四: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合作最能发挥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潜能。科学发展史上的很多发现、发明、创造都是广大科学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如:火箭的起飞,导弹、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的放射,氢弹、原子弹的爆炸,通信网络的成功联络等都是无数专家、学者合作创造出来的。这表明科学课程教育也应该坚定不移的贯彻合作学习的精神,这也恰是学好科学的重要途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方法。本人曾经在讲过液体、气体浮力后,留下这样一道合作学习题。用加热空气的方法,改变空气的密度以获得足够的浮力,制作一盏冉冉升起的灯笼。材料自备,7人1组,共分7组,两个星期后评比。在一个晴朗无风的中午,7盏式样各异、五彩缤纷的灯笼顺次排开。“预备,开始”,片刻后,有6盏灯笼徐徐升起,奇怪的是其中的一盏灯笼升到高空后又突然下降,下降到距地面2、3米后又开始上升,围观的师生虚惊了一场。后来我询问这一组的“总设计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解释说:“我们在小蜡烛的中央处刮去了很多的石蜡,做成“8”字状”,我说,你们怎么知道在何处要刮去多少石蜡?他回答说:“为了今天,我们已刮掉了20多支蜡烛”,我当场评定他们为第1名,并表扬了他们。试想,20多支蜡烛,意味着20多次试验,潜艇式的浮沉效果,我不能不为他们的设计和制作而折服,不能不为他们默契而钦佩,不能不为他们的毅力而自豪。他们的精神正是体现了科学所需要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有了这些精神他们的惰性思维将会远去,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将会随之而来。

  注释

  ①摘自美国作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作家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1997年5月版第284、288页。

  ②王永志:幕后飞天英雄 www.com/dazhongribao/dazhoumo/200402270331.htm

上一篇: 在科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