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选 修) 2013.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 B.“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共主”是指周王室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2.《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3.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设立三省 B.宋朝设参知政事 C.明朝设置内阁 D.清朝设置军机处 5.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主要反映 ①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②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③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④军机处的设置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6.如下图,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7.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8.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 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 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 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10.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11.如下图,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它既是文学历史,又是绘画美术,图文并茂,在文化教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四本反映民主革命重大斗争题材的连环画中,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 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3.胡适说:“辛亥革命以后,从前所有一切维系统一的制度都崩坏了。中央政府没有任官权,没有军队,没有赋税权;而各省的督军都自由招兵,自由作战,自由扣留国税,自由任命官吏。到了后来,有力的督军还有干预中央的政治,中央政府就变成了军人的附属品了。离心力的极端发展,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由此可见,胡适 A.认为辛亥革命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 B.意识到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坚持走社会改良的道路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14.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意思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15.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要求: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实践来看,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指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共和国 C.新民主主义国家 D.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17.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 B.发动了徐州会战阻止日军南侵 C.依靠国联调停维护华北主权 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 18.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终于会再显身手,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理应得到我们的鼓励。”这段话表明 A.美国转变了对中国的根本立场 B.美国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感到无可奈何 C.美国准备笼络新生政权 D.美国要帮助蒋介石恢复其在大陆的统治 2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 (3)综合材料一至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3分)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因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2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没有自己原创的文化,……日本从中国输入文字、儒家与华化的佛教,也学习了中国的律令制度。虽然日本是学习的好学生,但对于学来的文明并没有血肉相连的归属感。过去学唐风,今天学西方文明,反正都是外来事物,犹如脱换衣服,没有剔骨换心的痛苦。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批评这种欧化风气是一种“轻佻”行为,他担心浅薄地模仿西方会失去“日本人的特性”。著名医学专家森鸥外也反对完全以欧洲为模子来改变日本的习俗、制度和机构。甚至福泽谕吉也改变了腔调,认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面放弃,应“尽量少抛弃”,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从而提出了“少弃多采主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论及日本明治维新,试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少弃多采主义”的?(6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1分)其理论根据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4分) (3)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缺陷。(3分)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正)。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三 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2分) (3)为了传播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1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3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姆士一世早在1598年就在《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则》一书中叙述了自己对王权实质的看法。… …国王的权力不来自尘世,而是“神授”,那么国王就不受国家任何法律的约束,因为这些法律不是由上帝而是由人创制的。可见,国王是高于这些法律的。……议会的权力和特权得自国王。它的使命是向国王“禀告”自己的愿望,但没有任何权力议论国王的行为。应当俯首听命于国王的统治:“我是你们的国王,是派来治理你们和对你们的错误负责的。”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护国主统治刚刚建立时,英国正处于艰难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状况,使英国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英国商人曾抱怨说:“我们丧失了最漂亮的姑娘——对外贸易。”,……为了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克伦威尔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外事务上,他要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英国,世界上的贸易霸权,把失去的“漂亮姑娘”夺回来。 ——宋华《克伦威尔传》 材料三 虽然1654年的预算收入达到了就当时 而言堪称巨额的一百五十万英镑,但赤字仍是护国政府的不治之症。……无休止地征收苛捐杂税,并且把全部重担加到劳动人民身上,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1655年初,王党的阴谋家们便力图利用这种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当时詹姆士一世迷恋什么思想?(1分)造成了什么矛盾的激化?(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为夺回“漂亮姑娘”采取了哪些行动?(4分) (3)材料三中“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与材料一中夺回“漂亮姑娘”对英国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后果?(1分)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当时劳动人民的反映,谈谈你对制定国家政策的认识。(3分) 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A A D A C A D C C A C C C A B B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1)主要依据:血缘。(2分) 制 度:嫡长子继承制(或宗法制)。(1分) (2)原 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2分) 共同特点:封闭性,垄断性。(2分,答出一点即可)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 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 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3分,任意三点即可) (4)中国科举制;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2分,任意二点即可) (5)从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演变体现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国科举制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促进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2分) 22.(12分) (1)同:都强调维新对外来文化的吸收。(2分) 异:材料一认为日本学西方没有传统的阻力;(2分) 材料二认为日本在学习西方时,必须尽量保存日本传统文化。(2分) (2)日本在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保留军国主义传统,体现“少弃”原则。(2分)在经济上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实行殖产兴业;在社会生活方面,实行“文明开化”,体现“多采”原则。(4分) 23.(12分) (1)君主立宪。(1分) 三权分立学说。(1分)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4分)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3分) (4)不正确。(1分)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妥协性,决定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2分) 24.(12分) (1)孔 子: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2分) 柏拉图:国家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各司其职。(2分) 亚里士多德:公正是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愿之间实现中庸。(2分) (2)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的学识和经历。(2分,任意二点即可) (3)兴办学校。(1分) 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兴建吕克昂学园。(3分) 25.(10分) (1)思想:坚持“君权神授”思想。(1分) 矛盾:造成了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激化。(1分) (2)行动: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迫使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扩大英国的对外贸易。(4分) (3)后果:导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分) 认识:国家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民为本。(1分) 克伦威尔将战争作为英国扩展对外贸易的手段,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造成了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人民的反对。(2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