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柳宗元在其《封建论》中曾这样评论历史上一个时期的现象:“……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朝中期 3.宋代程颢、程颐和张载都强调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这说明他们认为 A.理学的传播是族谱存在的前提 B.宋朝的宗法观念已经十分淡薄 C.宗法观念具有维系社会安定的作用 D.宋朝已经没有编订族谱的习惯? 4.祝总斌教授认为门阀制度的高度发展腐蚀了高级士族,他们或是政治才干越来越弱,或是虽有才干而为门阀特权所累,专注于保住权位和家族,在现实政治中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这是低级士族刘裕(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取得政权的根本原因。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A.门阀士族制度衰落不可避免 B.低级士族与高级士族斗争一直十分激烈 C.门阀士族特权在南北朝时期已完全丧 D.皇权对士族势力一直进行大力打击 5.《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主要表明 A.当时的政治决策出现民主化趋势 B.三省体制也存在着弊端 C.六部分工明细、组织严密 D.当时皇帝大权已经旁落 6.《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赋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C.分散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D.三司使的设立只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7.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A.元朝统一后全面实现了汉化 ?? B.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已十分完善C.元朝主要以科举手段笼络汉族士人 D.元朝统治者注重民族差异 8.赵尔巽等《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时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该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这说明A.清朝中央集权逐渐削弱??????????????????? B.军机处取代内阁参与决策C.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 D.清初注重分权制衡 9.清代学者沈垚说:“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这种变化A.削弱了中央集权制? B.反映了宗法制的衰落C.说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消亡 ? D.有利于增加官僚政治的活力 10.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人臣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终必祸及身家。”材料说明了 A.?清廷严防官吏朋党造成的离心倾向?????? B.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情绪高涨 C.清廷内部出现严重的皇权争斗??????????????? D.地方官吏腐败行政效率低下 11.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对诸如宣战与媾和之类的城邦大事,握有最高决策权、监督权和终审权。这放映的实质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D.自由平等 12.有文章针对苏格拉底被处死的事件指出,“古代雅典司法脱离了其本来应该独立而超然的地位,而为大众的情绪和喜好等非理性因素所左右”。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 B.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C.直接民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D.雅典是一个法治国家 13.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D.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14.古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A.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 B.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C.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 D.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15.《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这表明该法:??? A.保护借贷关系中的平民 ?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抛弃了习惯法的陋习??????????? ? 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16.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A.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B.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C.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 D.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17.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全国议会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乔治·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万人口)提议:“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 A.联邦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三权分立???????????????D.两院制议会????? 18.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 C.减少众议院对参议员权力的制约??? ?? D.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20.专门研究德国史的学者景德祥说:“除了在立法问题上,帝国时期的国会与政府是脱节的,政府的任命与生存独立于国会,因而也比较稳定。这种国会与政府之间的脱节性二元制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政府的相对独立既维护了封建贵族以及资产阶级执政派的政治特权,又保障了国家机器作为民族公共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转;政党与国会的存在也使得反对派享有一定的监督与牵制政府的权力;但又不能完全与直接地参与或控制政府”。这反映德意志帝国时期 A.国会无法控制政府不利于社会稳定 B.人民的民主自由得到了充分保障 C.政府的相对独立促进了国家发展 D.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科技现代化同步 21.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奉旨回籍帮办团练的焦佑瀛、张之万等人在奏折中写道:“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这一材料主要表明 ???? A.政府态度会对战争有一定影响???????? B.清政府极力提高军队战斗力??? ?? ??C.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 D.中国人民没有斗志 23.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行、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反映了清政府??A.不在乎财政收入的多少???? ? B.竭力维持华夷之间的樊篱? C.对西方侵略者完全屈服 ????? D.不顾国家主权与尊严 24.“非变西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见,不能化各国仇视朝廷之见”,“变法则事事开通,各国商务必然日加畅旺”。上述言论表明,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之一是 A.缓和国内民族矛盾 B.争取得到立宪派的支持 C.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D.赢得列强支持 25.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相同???? D.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26.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曾阻止起义的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这说明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完全缺乏组织准备 B.黎元洪在新军、外省和外国人中间都有极大影响 C.旧军官和立宪派投机革命并窃取大权 D.起义者希望借助黎元洪的声望推进革命 27.20世纪初,中国各省资产阶级立宪派策动清朝官员“反正”,宣布“和平光复”。其直接背景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同盟会的成立 C.清帝退位 D.武昌起义爆发 28.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的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A.反专制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条件 B.反侵略是中国思想启蒙实现的前提条件 C.近代中国长期革命的重要原因 D.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29.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的“这个运动”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C.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产物 D.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0.某次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此会议的召开标志着A.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到来?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D.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31.1935年11月,蒋介石发表对外关系演说:“苟国际演变不斩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吾人应以整个的国家与民族之利害为主要对象。一切枝节问题当为最大之忍耐,复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材料主要说明 A.蒋介石做好了和与战的两手准备 B.蒋介石已经做好充分的抗战准备 C.蒋介石对中日妥协仍旧抱有幻想 D.中日民族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32.1938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意义在于 A.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一定物质力量 C.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力量?????? D.阻滞了日本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 33.1943年12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记录了废墟上的常德:“一只乌鸦站在一间被轰毁的货仓的焦梁上望着已经从地面上毁灭了的常德……城东门的中国国旗又在一根新的竹竿上面胜利地飘扬,两个中国士兵很神气地站上了新岗位”。这主要表明 A.国民政府轻敌导致军事重镇尽失 B.日本实现了其作战计划 C.枣宜、常德一线成为日本主要进攻目标 D.国军殊死抗敌保家卫国 34.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是 政党 国民党代表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国民党一大 3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 ?? B.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展开?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6题18分,37题12分,共30分。 3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省邓州市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上,境内有18个少数民族。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为姒姓。商代,武丁又封季父到邓国。周代邓国为曼姓侯国。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了邓国,邓地便成了楚地。因这一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便在这里置城邑,取名“穰”。楚怀王十七年(公元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穰便又属韩国。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又打败韩国,攻下穰城,穰地又成了秦的属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穰、山都、涅阳属之。西汉时区境仍属南阳郡,辖今邓州市境内的穰、山都、涅阳、安众、乐城、朝阳等6县。 ——《邓州志》 (注:方志提供大量社会历史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材料二? 某班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英国组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 ——《全球通史》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德国组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建法律之权”。 ????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夏商周时期至秦汉时期,邓州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你的判断依据。(8分) (2)材料二中哪一组学生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2分) (3)英国组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说明你的理由。(8分) 3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若讨论现实的政制,则决不能置现状于不顾。所以现今的政治问题既非势必成为割据的联省自治(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执政时期政治家与地方实力派军阀提出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所能解决,又非北洋正统的武力统一所能奠定,惟一的出路,只有贯澈(彻)民主革命。 ——蔡和森(中共领导人之一)《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向导》周报,1922年9月20日》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