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文)(选修一)试题 命题人:查晓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 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 ①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③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5、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 7、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行汉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9、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统一北方 D.阶级矛盾 10、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1、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2、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利马窦来华传教,当时传到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是 A.天主教 B.加尔文宗 C.路德宗 D.东正教 14、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 A.加尔文宗 B.路德宗 C.英国国教 D.胡格诺派 1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1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创办近代工厂 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 C.建立兵工厂 D.发展商业 18、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 A.中央集权 B.整顿社会秩序 C.创办近代工厂 D.建立海军 1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0、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21、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派的形成 22、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23、明治维新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4、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25、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四: (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五: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4)材料四、五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又有什么相同的局限?(2分) 27、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治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赐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依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500斗级”,可担任高级职官;凡收入300斗级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除执政官以外的高级职官;凡收入200斗级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职官;凡收入200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雇工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根本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当时生活在秦国的平民和雅典的公民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分析其共同作用。(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28.(10分)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 材料二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 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它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材料二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6分) (3)有人说:“二一九法令”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3分)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文)(选修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B B D D B B B C C A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B A C A C D D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5分)(1)商鞅变法;(1分)废除井田制;(1分) 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1分) (2)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准买卖。(2分) 意义: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或提高农民积极性,或大片荒地被开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推动北方经济的发展。(2分) (3)士: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改革教育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4分) (4)①作用:都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②局限:都不彻底,在后来都阻碍工业化的迅速发展。(2分) 27、【答案】(12分) (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2分) 根本原因: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2分) (2)秦国:建立军功;努力耕织。雅典:努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努力增加收入)。(2分)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分) (3)商鞅变法: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4分) 28、答案:(10分)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3分)(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5分)(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2分) 29、答案: (13分)(1)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4分) (2)“暂时义务农民”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完全自由”的农民可以通过赎买拥有私产。不符合实际。改革后取得“自由”的农民还要受控制在地主贵族手中的村社管理,农民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依然存在。(6分) (3)①通过改革,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封建生产关系遭到破坏,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等,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它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②改革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它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且,沙皇专制得到了维护。所以说,它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3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