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404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5-20 11:38:48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3.下列瓷器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青花瓷 ④珐琅彩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D.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6.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 )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7.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 )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9.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0.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实业家方液仙是镇海方氏家族的第五代人物,被近代国人誉为“国货大王”、“民用化工大王”。他1919年创业生产蚊香,到1925年时,就将日本蚊香彻底赶出了国内各大中城市。他此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日本与俄国争夺山东与东北,无暇扩张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的经济发展“黄金十年”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12.假如你是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会经历到 ( )

①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②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 ④半开工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14.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 )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 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 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15.1958一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 )



影响上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

16.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 超英赶美大炼钢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7.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主要“特”在

A.特殊的历史时期 B.特殊的地理位置

C.特殊的社会制度 D.特殊的经济体制

18.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屡次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引进外资,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吸引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学习经验,了解国际市场行情 D.高度自治,实行特殊政治体制

19.1990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 ( )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构想 B.拉开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序幕

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尽快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决心

20.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 )

A.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23、24题各12分,第25题11分。

21.(13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厦门,下同)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4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6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

织厂平均锭数量示意图 比例一览表(%)



材料二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贫民之生活。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实业之梦――张謇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原文)。(6分)

(3)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2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

24.(12分)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据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二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教育敕语》(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有利于这些变化的政治、教育改革措施。(8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4分)

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请回答:

(l)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3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3分)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赣榆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21

22

23

24

25

总分

















二、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23、24题各12分,第25题11分。)

21.

(1)

(2)

(3)

22.

(1)

(2)

(3)

23.

(1)

(2)

(3)

24.

(1)

(2)

25.

(1)

(2)

(3)

(4)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CBABC BBDAD DDACC BDDAC

22.(1)特点:①民族工业所占的比例少、规模小(民族资本力量薄弱);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

(2)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尤其是棉)工业为中心;严格限制官办企业;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不损害民族经济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重工业;强调加强经济立法。

(3)不能。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无从发展。

23.(12分)

(1)思想:重农抑商。(2分)

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

发展。(2分)

(2)措施:均田制。(2分)

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分)

(3)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后来统一全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孝文帝改革推动

了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

础。(2分)

24.(12分)(1)变化:内容方面: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方面:由“士人教育”到国民教育。(4分)

举措:废除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建立三级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4分)

(2)促进: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2分)

阻碍:灌输忠君思想,导致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宣扬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道路。(2分)

相关资源: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通榆一中高二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海林市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段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