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5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1-20 13:32:1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宋代儒学家黄斡曾评价某位思想家:“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该思想家应是



3.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德行高尚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如果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就是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这表明他

A.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

B.完全继承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C.认为遵守法律就是最大的“美德”

D.认为道德建设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4.观察右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的技术出现时篆字最流行

B.唐代已有图中所示技术

C.图片显示的是宋代才出现的新技术

D.图中技术与现代印刷术无任何关系

5.“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令东州(指密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自成一家”的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

6.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7.在英国,达尔文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并驾齐驱,头像上了面额10英镑的钞票。就连达尔文的意识形态对手也承认他是一名伟人:“他显然很重要,他的思想改变了世界。”达尔文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其

A.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B.理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最早提出生物是逐步进化的观点

D.理论有力地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8.右图是招商银行向社会大众提供的个人理财基本账户“一卡通”,它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与这一实际运用最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经典力学的创立

D.相对论的创立

9.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濮兰德认为李鸿章“是中国最好与最勇敢的舵手”,“鸿章寻找人员与方法去填补漏水的船身、修整被击碎的帆桅。多年来,鸿章用了大量的油漆与布料,把这艘船保持在外观上适于航海的状态”。材料中“船”、“油漆与布料”主要喻指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制度 养兵练兵之法

10.“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得行也,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远近,此君民共主也。”持此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王韬 D.孙中山

11.“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君主立宪思想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12.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确立三大政策 ④发动“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④

13.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其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革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③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④

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4.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材料所对应的重大事件依次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南方谈话”

B.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十二大、“南方谈话”

C.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三大、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二大、十三大

15.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陆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③“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④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材料一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2分)这一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2分)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荒缴,以均地力。”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民生思想(4分)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思想。(2分)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2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17.(26分)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对学校作用的认识,(3分)并概括他与孟德斯鸠相似的思想倾向。(3分)

材料二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8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现代化目标提出时的国内形势(4分)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4分)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2分)

万州二中2013—2014学年上期高2015级

中期考试文综试题参考答案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相关资源:
·辽宁省开原市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贵州省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贵州省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