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课改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感受和反思
山西省阳泉市荫营中学 耿静
新课改创生了许多新的理念,其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名词,如“自主”、“合作”、“探究”等等,新的理念层出不穷。这些理念在向教师的传递过程中常常会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含义。例如,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存在许多误解。
? 一、莫让“自主”变“自流”
案例《故都的秋》
? ?师: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呢?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
反思:这种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多数学生在玩,教师却“淡化出场”的教学,就是“自主学习”吗?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要求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体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多元化的理解;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质疑,并能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够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并自我评价。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它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但如果把学生主体绝对化,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结果只能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变成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许多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认为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解放了教师。笔者在课堂中见到许多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我认为,教学的"民主"、"开放"是以课堂的"秩序"、"规则"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我认为,教学的"民主"、"开放"是以课堂的"秩序"、"规则"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既不能让“学”围着“教”转,也不能让“教”围着“学”转,要使师生在平等对话、互助交流中奔向教学目标。
二、莫让“合作”变了味
?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教师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立刻小组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然而小组讨论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讨论中往往都是小组长之类的“尖子生”掌握着权势话语,与其说这是“合作学习”,不如说是教师权威的转移,教师把“话语霸权”转交给了少数优秀学生。更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盲目表现,不会倾听,完全视同学和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在课堂上吵成一团。这能算合作吗?加拿大中小学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时候提出,合作学习要符合五个条件”:①积极的相互依赖性;②面对面的深入交流;③为了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应履行个人职责和义务;④充分运用有关人与人交往和小组合作的技巧;⑤有效地对小组活动进行反馈和评估,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真正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在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分工合作,每个成员都为完成学习目标而共同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并能倾听同伴的意见,真正成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达到互动、交流、分享、共同发展的目标。
?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方式、学习组的组合等,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程的一种装饰。
三、莫让“引导”变“客串”
新课程反对“教师为中心”,于是教师成仆人;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于是教师跟着学生走;“疑问学生提,见解学生说”,于是“你真聪明”、“你真棒”不绝于耳,且不论学生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回答得是否恰当;盛行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行”,于是且不论学生说了什么,说得怎样,包括一些偏激的解读,错误的认识,都在教师的流行话语中得到肯定。新课程实施师生角色的转换,但绝不能迷失教师的主导,而更要强化“导”的功效,要导得更适时,要导得更恰当,导得更精彩,要导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上,导在宽松的氛围上,导在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上,导在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导在有效的讲解和必要的示范上。
四、莫让“媒体”代“文本”
很多语文老师总会想尽一切办法运用多媒体,好象是运用了信息技术就等于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并且有的学校还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作为硬性规定,只要是没运用就是没跟上新课程。
现象:我们在各种展示课经常遇到这种情形:从课堂导语、作家介绍到字词句段、板书设计、巩固性练习,一节课仅幻灯片就一二十张,一张张在学生眼前一晃而过,加之纷繁的动画效果,令人眼花缭乱。在老师看来,增大了所谓的“课堂容量”,在学生看来,这是“走马观灯”,除去“人灌”,再加上“机灌”,一节课丝毫没有喘息机会,感觉疲惫不堪,不胜其苦。有一堂用多媒体手段讲解的《荷塘月色》公开课,老师者用了一系列月下荷塘画面的展示,结果反而使学生对作品仅仅流于景物的认识,无法体会到作者沉闷忧郁的心境。试想一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一种“平淡之中流出的失落和寂寞”的内心情感通过一些直观的道具能就表达出来吗?
反思:虽然信息技术从时间上, 课堂的容量上, 课程的资源上, 为课堂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否则, 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将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 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用多媒体手段,语文课有其独特内容和要求,如:体会文字本身的意蕴,学习语言的组织技巧,理解恰当的结构安排,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作品,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达到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应谨慎,切莫过多过滥,否则就会将语文课变成影视课,只注重学生的兴趣,不注重教学的质量,忽略了对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错在我们很多老师理解得太肤浅。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削弱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低下。语文课改课要回归课堂教学的“自然”属性——返璞归真,只有本真的课改课才最有价值,才是真正的源头活水,对那些“虚假主义”、“表演主义”的“美丽”语文课,我们要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那样勇敢地喊出来:“天啊。他其实什么都没有穿!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