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的教学的问题
鲁迅作品的教学的问题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而现今校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怕鲁迅什么?怕的是鲁迅作品的思想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1、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应建立在对课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由于鲁迅的小说生僻字较多,有的晦涩难懂,因此,教师为学生的阅读要扫除障碍。其次,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课文的背景材料,很多现当代作者不需要说太多,但是鲁迅需要。这样使学生真正读懂鲁迅的小说,是完成鲁迅作品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2、降低教学目标。反思以往的鲁迅作品教学,失去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接受力。我们过于强调自己的良好动机,恨不得把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一股脑儿全都塞进缺少阅历的学生脑中,恨不得把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一下子灌输到学生的心田里,加上极“左”思想的影响,教师本身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有庸俗化、简单化、神化的倾向,因此,重建鲁迅作品的教学框架应该从教学目标开始。
3、重视学生体验情感。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意义,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在教鲁迅作品时也是这样,其主要目的只在于指出一篇文章的思想意义,而且对其思想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比如教《祝福》到最后只剩下“封建礼教吃人”几个字,文章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教《药》只是指出当时黑暗中国现状,革命者要发动依靠群众才能成功。《药》本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被忽略了。这样教怎能教出作品本身的魅力?学生得不到情感的愉悦,也就不喜欢鲁迅。
如果老师们摒弃先前的模式,而是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鲁迅,学生学生会觉得鲁迅也很可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