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智力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在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一种现象:学生进入高中后,课程的任务加重,科目增多,知识难度变大,面对着初高中的巨大变化以及无形中的高考压力,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容易波动。尤其在高一年的衔接阶段,学生一旦没有调整好心态和学习状态,整个高中学习和生活对他们来说将变得索然无味,甚至痛苦难奈。而教师则抱怨现在的学生愈来愈难教,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没有明确的目标、自觉性差、缺乏意志力,怕吃苦,情绪易波动……因此,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多思索如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的黄金点,对于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以及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的培养,我们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前大力提倡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学改革也明确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地位正在逐渐上升,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是教师刻不容缓的一个任务。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策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首先,教师应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人的求知过程中起着先决作用。带着兴趣的学习是自觉快乐的学习。然而,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取决于学生本身,另一方面却需要外界的不断刺激和诱发,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能持久不变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想办法使教学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新单词时,启发引导学生记忆旧单词,举一反三;也可以开展单词接龙游戏使枯燥无味的背单词活泼起来。教阅读文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图片,歌曲,动画甚至影片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变讲授模式为相互交流模式,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放下老师过于严肃的形象,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协调、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用活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言学习与习得的积极情感、兴趣和动机。再者,课外多为学生创造接触英语,了解英语,使用英语的途径。譬如,我教研组每星期为学生提供一份〈〈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腾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同学共同讨论。此报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富有时代感,符合高中生的口味。学生养成了每周必看的习惯,且在与同学愉快轻松的讨论交流中,无形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同时也学习到很多课外的知识,学英语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第二,当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应在把握好这个机会,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有效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明确了为什么学英语,才能自觉地学习。很多同学由于学习英语目的不明确,缺乏学好外语的良好心理素质,导致英语的学习一直不理想。起初,学生带着新鲜感开始了英语学习,但很多同学在经历了学英语的艰辛后,便难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出现滑坡。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日常学习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本质:英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是一种文化,它是有生命的,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任何一种语言无法比拟的。掌握了英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可以与他人交流,多出一个渠道去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与科技发展等。其次,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当前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增强新形势,介绍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英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在国际交流和经济协作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掌握英语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多发现日常生活中英语的使用,如:MadeinChina,Nosmoking!Keepoffthegrass!WelcometoChina.;要求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英文商标、图片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学生接触英语的距离,认识到了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建设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语法课在学生眼中向来是枯燥无味的,他们总是避之惟恐不及,更谈不上自觉主动去学习。在一节定语从句的语法复习课上,我改变了一贯的理论灌输。课前先把定语从句中易混淆和学生容易犯错的题型以对比的形式整理出来,让学生自己先去发现问题,讨论然后进行小结,无论正确与否。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将问题提出,与他们共同探讨,最终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笔者在题目的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先单选,使学生复习从句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再改错,体现出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最后则让学生当场运用定语从句编出一段尽可能有趣的小故事。最后一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能否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均跃跃欲试,大部分都能用从句中所学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思路。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也认识到语法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独立和无用的。
由于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逐渐加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有目标,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强了信心。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情绪高涨。平时他们也能积极用英语进行对话,情景模拟,排演英文短剧。学好英语成了大家迫切的要求。
第三、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在培养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意志力的关注和培养。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是意识能动的反映,它无论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等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意志、勇敢和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不碰到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不能不靠意志来支撑。高中学生刚从初中上来时,单词难度变化大,语法概念多,文章变长变难,需要记忆的内容骤然增多。刚开始学习时会感到很难懂、难学。因此一开始学习英语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如果这时学生没有树立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学好高中英语的。如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在开学初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及时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外,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始终保持自信、向上的积极心态。在教学中,结合课文中的名人、伟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学习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例如,高一课文中出现的马克思学习外语的经验以及他六十岁才开始学俄文的事迹对学生来讲都不啻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高三课文中的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为科学坚持不懈,奋斗终身,印度圣雄甘地为印度民族奉献一生的事迹,也为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第四、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坚强的意志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乃至对生活的自信心。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是信任、尊重、赞许与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尤其是学习后进生,不讽刺挖苦,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平时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变化。发现优点及时表扬,着力于对学习方法及学习意志的指导与培养。善于观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及时热心的帮助和鼓励;出现失误时,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机会让他再尝试。对待智力水平中等,一贯勤奋学习的学生应当给予肯定和引导。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多给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往往一两句“Goodjob!”“Welldone!”“Wonderful”就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发现某学生答错或不会回答,切忌恶言批评,或讽刺挖苦,而应该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获得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再次提问得到正确回答,应给予肯定和表扬。日常教学或生活中,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例如,在教授高二课文中的话剧“theNecklace”及高三的“theMerchantofVenice”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剧中的角色将话剧搬上了课堂。学生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大胆地运用英语,既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增强他们的信心。在班级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谈,教师与学生见面时多说英语,帮助学生克服怕说英语,怕被他人耻笑的心理。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把英语学好的信心与动力。
综上所述,人的学习和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更有效的展开英语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会英语,用英语的好办法,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努力使大部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对英语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一名自信的学习者。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