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重视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6阅读:
字号:|

  重视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主义是一种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的思想态度。要塑造人类灵魂,就要培养好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就是说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心。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终极和崇高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和灵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探讨:

  一、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把人文精神落到实处,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新教材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即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掘学生潜能,创造一个发展学生个性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新教材的典型特点是“开放的历史课程”、“开放的内容标准”,这样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听讲与被动接受转变成探究与合作;由注重书本知识转变成注重实践活动;由间接经验转变成直接经验。新教材编排体现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原则,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研究、探究等过程凸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应注意拓展教材,倾注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丰富和提高,还需要在开放的情境和开放的活动形式中反复感知、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动。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新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其次是权利和义务意识,再次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历史教学是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阵地。

  新教材通过设计学习板块和学习专题的形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材为例,《历史1?必修》作为政治文明历程就有9个专题,充实了有关民主政治参与,国际问题观察等内容。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和历史使命感。学生通过这些学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肩负的使命以及自己与社会、全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道德等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查,并认识到自己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没有历史知识以及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理论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具有鉴别能力的公民。

  三、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尚、健全的人格,表现为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忠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能力等人格特征。

  人的个性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居核心地位。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学生们从中能够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生的价值就是充分释放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生的幸福和责任就是在为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在自身的发展中体现。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的了解,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树立“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成为一个有社会人文理想的人,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其拥有开放的眼光和胸怀

  在全球化时代,合格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新大纲强调指出,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非常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认识到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对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互相尊重、合而不同、共同发展的胸怀。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态度

  新大纲指出: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作为一个个体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人的存在意义和尊严到底以什么作为依据呢?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呢?这些都是历史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态度的养成是无形的,但是态度的力量是无穷的。态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深刻的影响。

  除课堂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设立“历史角”、“历史长廊”、“历史窗”、创建“文史展览室”,设置“校史展览室”,进行围绕人文教育的历史素材展示,内化学生人格;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开设“历史上的今天”栏目,说古道今,史评结合,突出人文精神;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园网上设立“历史与人文”、“与历史对话”等专题栏目,营造人文氛围,滋养人文精神。

上一篇: 重新认识教师教学基本功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