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7阅读:
字号:|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育改革 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总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只争朝夕,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诸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新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旭远主编

  (2)《点击高中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卫勇主编

  (3)郑林《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4)聂幼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

  (5)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上一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