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作大量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走访问卷等工作,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超过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的设计者作用
1. 设计疑问,激发情趣。由于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知难而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层次、进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而且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设计探究的情境,模拟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的过程,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之一,而不在于学生真正发现什么,创造什么。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去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二、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形式。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的内容,依照学习者的性别、性格特点,组织好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2. 教师是各类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很多实际问题教师不一定胜任,必要的时候要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等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评价会和开题、结题报告会等学术研究活动。
3.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多方面的活动资源,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校内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到工厂、社区、家庭调查,这些活动场所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这些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进行资源特点方面的分析研究。以防因活动组织不当而浪费时间,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者作用
1. 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是保障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确定最佳课题。如在农村生活的同学可拟订有关农业生产、农作物分布结构、山区经济开发等方面的课题;在城市郊区生活的同学,可以调查郊区的农业区位因素特点,开展河流污染状况的调查、探究,垃圾的处理等课题;城区的同学可以了解工厂、商业、交通的布局情况及区位因素,城市空气和环境的状况,垃圾分类以及城市水污染的问题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分类和可行性论证时,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参与。
2. 帮助学生选择、制订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