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的抛锚式的地理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的抛锚式的地理教学方法
新课改中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理念,在教学中尝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以抛锚式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现行教材越来越重视阐述人地关系这一主题,增强了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新课改中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理念,在教学中尝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以抛锚式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从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最主要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到轻松、愉快,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新知识,并对新的知识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一门学科,这也是地理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必然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密切关系,这种联系正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地理教学中能够从生活实际入手,将所学习的理论与学生感兴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生产、生活实际与所学理论的联系,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的理论和能够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如在高一年上册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中,可在上课时先利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回忆一周来的天气变化,使学生对天气的变化的原因产生兴趣,然后再提出“为什么这一周来天气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一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确定探究主题,进行抛锚式的探究教学活动。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要如果组织好课堂的学习,做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在抛锚式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某个探究主题,接着根据探究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作为“锚”抛出,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最终进行意义建构。当学生在情景创设部分初步形成了探究欲望之后,在这部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教学目标题目化,确定探究主题,即教师在这里“抛锚”,学生选择“锚”所固定的探究主题来进行分小组学习,协作、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像以前“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如在工业区位选择教学时,可先对仑仓地区的“水暖城”和水头地区“家具城”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形成两个探究主题,即“水暖城”的区位因素分析和“家具城”的区位因素分析。学生在自由选择了探究主题以后,可以自主地学习,获取信息,也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无法单独解决的困难,这时同学们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协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在各组基本完成对专题的探究之后,由教师组织进行发言交流,同组其它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说明。老师在组织交流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引导。在这一过程让学生始终位于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再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精心选择恰当、新颖的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产生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一些现象进行模拟,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仅如此还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当然对于多媒体既要充分利用,又要合理利用,不要把多媒体理解成为代替板书的工具,更不能一味地演示课件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图的精选和正确地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而且这在另一层面上又同时培养了学生看图、读图、分析图内内容的能力。
最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总结。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由于学生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对“帮助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还要为学生理清思路,进行适当的总结。在总结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维的逻辑过渡和保持高度的科学性,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理解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灵活的运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