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自主学习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问题意识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7阅读:
字号:|

  自主学习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问题意识

  摘要:自主学习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参与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会问问题、善问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学习的参与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生成和转化,使学生在自我质疑和不断释疑中提升对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自主学习;问题;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4-0163-02

  一、前言

  质疑提问是重要的学习能力。清代学者陈宪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问”这两个字也说明知识不仅要学,更要问。学生的问题,特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是其不断探究的直接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问促学”是很有道理的。善于问问题的学生也是善于“发现”的学生。会问、善问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自主学习背景下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只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线索,从而帮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的参与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源自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归纳和设计,教师把发现、分析、解决、评价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生成和转化,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态度来学习,能够使其在自我质疑和不断释疑中提升对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关键词解读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通过各种自主参与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学习者参与提出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习;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有动力支持,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称之为“问题意识”。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

  1.问问题时要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确实如此。因为,自主学习背景下,学生脱离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案的掌控,转而直接参与知识的思考与评价。这时,要提出一个问题,头脑中必须有足够的“料”,既需要对之前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后处理”、“再加工”或者“类创造”,又需要对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进行关联性的思考,这是提出问题的基础。如果要提出一个“创新”式问题,则更要考虑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诸多相关问题,比如,在问问题之前,要顺着之前的问题思考: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达到了什么程度,解决了哪些方面,接下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或者突破,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可能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如何展望,等等。

  地理学是一门思维需要“发散”的学科,但应该“发”而“不散”。“发”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需要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纵横驰骋,也即是指地理学科的“时空意识”;“不散”则是指学生的思维某种程度上需要“收”起来,“收”到基本的地理理念中来,如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实际教学中应该用一定量的问题来对知识进行关联和拓展。然而,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有的教师没有科学审慎地理解和运用设问;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更是缺少问题意识,不愿主动问,或者不会问,问不到点子上,从而导致了问题的有效性降低,甚至“问与愿违”。

  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不会质疑提问,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储备不够或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提不出问题(不知问什么);二是思考不深入,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不会问);三是有问题,但不会表述,不知如何发问(不知怎么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重点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最终要解决“问什么”和“怎么问”。

  2.问什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由于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甚至语言的掌控力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谓“百花齐放,色彩纷呈”。有时,学生的问题“稀奇古怪”,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够开阔;另一方面学生思维缺少问题导向。这其实是一种宝贵的“待开发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思路上予以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把握好问问题的“方向”。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问什么”。具体在练习质疑的过程中,要注意在宏观结构上,按照结构的范围大小层层质疑。比如,先问整整一本书要解决什么学习内容,每一章(单元)是如何分配这个整体框架的,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内容,首先,要问自然地理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所谓“包括哪些内容”就是每个章节各自的内容;然后,思考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可继续深入思考:各章节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有没有更好的顺序排列等;再次,缩小范围到每一章(单元),再问这一章要解决哪些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种要素,要先了解其概念(是什么),再了解其特征及其特征的原因(为什么),然后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怎么样),再深入一点可以探讨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自然地理要素(怎么办)等等;尔后,再细致地深入每一节的结构和内容,对每一个标题的内容进行解剖,层层剖析,进行细节方面的探讨。也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己形成一套知识框架体系,与课本中原来的结构进行对比,看看优劣,进行结构的优化重组,这对于学生地理问题意识乃至地理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

  3.怎么问。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循序渐进过程,需要技巧,更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来不断提高,最终形成“确定学习目标——参与或自主设计问题情境——自主探索——建立地理问题思维模式——解释、拓展与运用”的学习过程。

  (1)师傅领进门(入门阶段)。初级阶段,可以教师引导为主,特别是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先从题目中找出本节应解决哪些问题,即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影响。然后逐一设问: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有哪些要素?(必修一已学)什么是区域?区域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以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有哪些?

  这样,根据教学目标,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入手,范围既定,目标明确,其一易保证提问质量;其二,久而久之,学生容易知道应该从哪些地方发问,逐步形成质疑和自问的习惯。

  (2)鹦鹉学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当学生对于提问初步入门以后,可以先模仿教师进行“框架式”提问,这里的“框架式”提问主要是指在知识结构体系的框架上进行宏观的发问。一般而言,对于某一章节的内容来说,知识是比较系统的。所以,宏观上应该首先使学生明确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框架。

  比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知识框架用问题可以表述为:宇宙里有什么?宇宙里各种天体有什么特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地球与其它天体相比有何特点(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一步步设问引出课本的内容,使得知识获取变成一种持续的过程。研究必修二人文地理时,整个必修二的内容框架大致可表述为:你觉得与人类社会相关的活动都有哪些?学生的答案会林林种种,但是却也只有几大类,即衣、食、住、行、用,然后引导其归纳出本册的内容(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研究必修三区域地理,则一般需研究这个区域在哪里?在这个位置导致其有哪些特点?会对其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和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产生什么影响?受其影响,本区域的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促进该区域进行可持续发展……关于某种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研究内容与思路的探究,以必修二第二章中《城市化》为例,可引导学生如此提问:什么是城市化?为什么会形成城市化现象?它有哪些特点?(标志,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阶段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有何影响?人类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弱不利的影响?等等。

  (3)抓“点”质疑与寻“根”质疑(比较熟练)。“点”即“重点”之意,提问首先就要抓住“重点”,否则就容易偏离方向。只有抓住“点”来质疑设问,才能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中,关于实际的大气环流分布问题,要抓住的“点”就是热力环流的成因,若引导学生自己这样设问:全球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全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如何?若全球地表均匀,地球自转,全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如何?若全球地表不均匀,地球自转,全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又如何?这样以热力环流这个“点”为“营”,步步逼近,学生理解自然就深就透。

  “根”则是“根本”之意,质疑提问若能有梯度地层层质疑,寻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则必然会使学生逐步释疑,使其知识得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巩固且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再比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中,黄赤交角→直射点的移动→晨昏圈摆动→昼夜弧长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表示“引起……的变化”或者“影响”)。若引导学生如此设问: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昼夜弧长)长短变化引起的,(昼夜弧长)长短变化又由于(晨昏圈)摆动变化引起的,(晨昏圈)摆动又是由于(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直射点)的移动又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黄赤)交角是(黄道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另外,有的问题往往包含多个角度,具有多个层次,如果角度不全、层次不清,匆忙提问,则无法揭示事物的“全貌”,理解事物的“内涵”。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角度(横向)、多层次(纵向)设问。

  综上所述,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形成的积累。当然,真正的问题意识并不仅仅靠教师的“培养”,教师只能起到“导向”与“引领”的作用,在实际中,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始终为学生提供一种人文关怀的环境和充分发展的土壤,多给他们些希望,而不是对他们多提要求。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意识的重要性,形成习惯,在学习中他们才能够不断满足知识的自我需求,从而不断成长和发展。

上一篇: 自主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的体现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