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能培养创新意识的地理高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7阅读:
字号:|

  能培养创新意识的地理高中课堂教学模式

  在不断更新地理教学理念的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以点滴体会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 注重现代技术与地理知识整合的电教课

  课堂上教师利用一台电脑、一张屏幕,不仅能把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展示给学生,而且能把遥远的地球以外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把过去的、甚至将来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而且能把静态的图文资料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以实践者的角色直接获取信息,又能以研究者的角色,经过思考、分析、推理,培养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课

  学会自主探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其前提。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应如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提问质量。教师所提问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紧扣,有层次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提问方式应多样化,并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评价要有准确性、鼓励性。为此,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理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如在讲“中国降水”一节时,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1. 阅读“中国年降雨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雨量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为什么?3.我国降雨量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阅读、分析图文信息,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思维。

  其次,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面对一幅地图、一个地理原理、规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的山脉、高原?有的地方却是低的平原、谷地?为什么这里河流自西向东流?有些却向南、向北或向西、向西北流?使学生从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开始,给学生“敢问”的勇气,让学生“乐问”。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会“怎么样”,这样学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会有所创造。

  三、注重渗透学法和培养能力的自学课

  区域地理教学一般是通过一个大洲或国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讲解来展示该区域的地理概貌的。即每一区域都逐一讲授其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等)特征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特征。这是区域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按这样的程序讲授,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而在教师指导下的以“模拟训练”为主的自学课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其具体步骤是:1.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区域地图;2.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独立整理笔记;3.让学生交流自学情况;4.教师总结评价,查补缺漏,并讲解普遍性存在的问题;5.练习巩固。这样,教师不仅可以避免平铺直叙讲授的枯燥,而且可以真正教会学生“读书”,即使以后他们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到必要的地理知识。

  四、注重联系课堂内外的汇报课

  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并适应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比较复杂,教师一般可安排在节假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研究时间,便于在课外进行实地考察。当学生按预定的时间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一定成果时,教师有必要组织一次公开评价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课。

  五、注重构建互动环境下的讨论课

  讨论课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就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可不拘一格,有学生分组讨论式、集体讨论式、师生互动讨论式等。这有利于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动脑,又动手;既能主动获取基础知识,又能有效提高基本技能。讨论的过程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能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交流。 ?

上一篇: 肢体语言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