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肢体语言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7阅读:
字号:|

  肢体语言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动作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对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学生,往往发挥出“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科的魅力,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高效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增加教师和学科的魅力。

  1.肢体语言的魅力在于课堂调控的高效。

  课堂教学要有效甚至高效,往往取决于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而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极大地增强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力。

  其一,肢体语言能有效防治学生开小差。在课堂上,往往会有个别学生开小差,或是做小动作,讲小话,或是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书籍。有的教师看到后往往会直接指责学生。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商榷,因为这既会影响教学进度,也容易导致师生对立。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离开讲台,走入学生中,在拉近距离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开小差的几率。当出现学生开小差时,我们可以盯着他看,用眼神和他交流,如果不行,可以走到他的身边,停留一下,学生都能读懂老师的意思,自然会改正错误。

  其二,肢体语言可以及时得到教学反馈。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样,不一定要等到检测时才知道,我们只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就能及时了解到。比如当我们提一个问题时,懂的学生往往会抬着头看你,眼神中充满着被点名回答的期待,不懂的学生往往选择低着脑袋,眼神避开你。肢体语言的反馈还贵在及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调节授课进程和对知识点讲授的时间安排。

  2.肢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会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激发有很多方法,肢体语言的运用,我觉得是其中很有效的一项。

  其一,肢体语言鼓励人心。在课堂设问的同时,教师的面部显露出疑惑的表情,有助于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报以欣赏的眼神和满意的微笑,伸出大拇指以示赞许,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其二,肢体语言形象生动。教学上,动画是形象生动的,但是肢体语言因为是教师现场演示或者学生参与而更富有感染力,也更形象生动。如讲授锋面知识的时候,我会右手戴红手套(表示暖气团),左手戴蓝手套(表示冷气团),平伸双掌,分开,再按照冷锋、暖锋形成的原理进行手掌移动,当手掌快接触的时候,右手掌倾斜向上爬升,左手掌在下,用来表示冷暖气团相遇时的情景。它既可以演示锋的移动和冷锋、暖锋的区别,也可以用来说明冷暖气团相遇时天气变化的原因。相对于冷冰冰的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更喜欢“现场版的动画”。

  其三,肢体语言具有互动性。肢体语言运用的主体不能仅局限于教师。教师可以在自己用肢体语言演示过后,让学生重复,加深认识。比如教师在阐明用“左右手螺旋法则”来判断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原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加深认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来演示地理现象、事物、原理等,比如让几个学生演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又如让学生按照座位间隔一排站立作为高压,相邻一排坐着,作为低压,然后,让站着的同学伸直手臂,作为风向,根据南北半球不同进行偏转。通过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

  3.肢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地理现象的“情景化”

  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学仪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的肢体本身就是一个简易的教学仪器。我们的肢体动作,很能形象地表现地理现象,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如讲到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知识的时候,我会站在门口,让太阳光照到我。我对学生说:“把我当成地球,你会发现我向着太阳的一面,衣服要亮,背着太阳的一面衣服要暗,这是为什么?”接着,我慢慢地原地转动,让学生观察我衣服的亮暗变化,并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我的衣服会亮暗交替呢?”这种演示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习了地球公转后,学生会遇到“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会有昼夜交替吗?”这个问题,解答它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比较缺乏,他们一般都会认为没有昼夜交替了。我会叫一个学生站着不动,当太阳,另一个学生在不“自转”的情况下,围绕着他“公转”,经过演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地球只有公转时也有昼夜交替,而且周期是一年。

  4.肢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地理原理的“浅显化”

  较深奥的地理原理以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呈现,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地理教学中,根据图示判断南北气旋和反气旋是一个知识重点也是知识难点。从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结合肢体语言讲授这一知识点效果非常好。在授课时,我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螺旋法则”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气流的运动方向及南北半球,具体做法是:讲授北半球时,先握紧右手;如果气流是上升的(中心是低压),则用大拇指来表示气流的方向,所以大拇指也向上,那么四指的方向就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向,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判断气流水平运动是顺时针。如果气流是下沉的(中心是高压),那么大拇指向下,四指就可以判断出气流在水平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就用左手。通过这样的手势演示,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判断方法,同时还能准确掌握气旋和反气旋中心空气的运动状态以及伴随的天气情况。

  三、运用肢体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是有利有弊的,肢体语言的运用同样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定位要准确

  肢体语言对教学有很好的作用,但这个作用只是辅助性的,它只是教师对语言表达的一种补充。相对于课堂而言,教学还是主要靠语言来表达,肢体语言不能喧宾夺主。

  2.运用要得当

  不是什么知识点都能运用肢体语言的,如果运用不好,往往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同时肢体语言运用时,要追求自然,不能单纯为了表现肢体语言而表现,要紧密地突出所要表现的知识点或内容。

  3.准备要充分

  肢体语言运用不能靠临时发挥,而必须提前备课。要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知识要求和教学实际来加以设计,加以取舍。

上一篇: 联系生活实际的抛锚式的地理教学...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