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文化走进高中地理课堂
让诗词文化走进高中地理课堂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适当运用诗词、成语辅助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趣语,授课会增加几分诙谐;妙用一句诗词,课堂更变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
如在学习《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这样一句:‘高处不胜寒。’白居易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还有:‘山下百花山上雪。’这是为什么呢?山上离太阳更近,温度应该高一些才对呀!”学生立刻与我产生了共鸣,不但接着把诗句背下去,而且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又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然后问:“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入海的,我顺势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们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为西高东低。我继续追问:“我国地势除了西高东低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样的地理意义?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一节内容。”这样自然导入到这一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诗词引用,加深理解
例如,在《地球运动》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我实施了这样的活动:展示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示探究问题:“请同学们分析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同学们经过小组内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出答案:“坐地日行”包含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八万里”包含了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的地理意义;诗词说明了地球自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巡天”包含着地球在天空中的自转和公转;“一千河”说明天空中的无数星河。
又如,在“月相”这节中讲上弦月的升起落下时间时,我引用了张继的《夜泊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描写了上弦月半夜月落之景。在讲述江淮地区的绵绵梅雨之际,我们用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说明梅雨的发生时期和特点,简化并加深学生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地理教学活动,同学们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巧解出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使地理知识正向迁移。学生们既获得了一份地理知识之外的意外收获,又增强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极大兴趣。
三、批判质疑,探究学习
例如,在讲太阳照射时,我请学生分析:“立竿见影”这一成语”对不对(直射时无影)?
又如,在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时,提问学生:“成语,坚如磐石,从地理学的角度存在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磐石会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等,也不是坚不可摧的。再让学生说出“水滴石穿”所蕴含的地理意义。正反对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又如,在讲水循环时,运用李白《将进酒》诗中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出问题:“这首诗气势磅礴,但就地理知识来讲,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了吗?”学生通过讨论,指出黄河之水东流入海,海洋水还会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三个环节回到黄河中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诗词、成语的注意事项
1.所引用的诗词、成语要浅显易懂,最好是学生熟悉的,否则解释词意就要费上许多口舌,将影响教学的流畅与进度。
2.教师必须吃透教材,适时、恰当引用,不要刻意牵强。
3.所引用的诗词、成语要注意艺术性、思想性和地理性的结合,以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
总之,在古诗词中用到的地理知识很多,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将古诗词、成语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复习古诗词、成语知识,又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