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职校地理课堂魅力所在
试探职校地理课堂魅力所在
摘 要: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已成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巨大力量。职校文化课教师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顺应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向市场驱动转变,向就业导向转变的要求开展教学。而要实现职业教育划时代的变革,必须让地理课堂充满魅力。
关键词: 职校 地理课堂 课堂魅力
胡锦涛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想增强地理教学的独特魅力,发挥文化课的服务功能,为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创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必须让地理课堂充满魅力。
一、创设自由空间,增强创新意识
创设自由空间,启发和鼓励学生创新是课堂教学的宗旨。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竞争。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强调:“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适度的空间是学生创新动力的源泉。但传统教育却是灌输,是知识的填空与技能的机械训练,这势必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塑创,不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校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扰,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想象,任知识挥洒自如,任思维自由驰骋,任个性自由飞扬。“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阿基米德的宣言在学生身上将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教师还须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创新性地思考问题,用新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推动学生个性地发展。要因材施教,因情施教,因市场需求施教,因社会发展的需要施教。要寓教育、教学于社会实践和外出考察参观中,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专家讲座、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或模拟求职、就业、自主创业,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视野,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现实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把创新思维、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能力。
二、燃烧激情,让生命充满活力
职校地理教师要善于调动激情,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活力。叶澜指出: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激情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地理学科教学素材得天独厚,激情资源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素材创设情趣、调动激情,可以通过真实的故事感染,漂亮的示范演示,美妙的视听觉渲染,师生、生生角色的转换……例如讲经济史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利用教学素材创设情境,把师生、生生关系转换为业主和雇主的关系、法人与员工的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竞争对手关系,等等。这种新型关系在人格的平等性上体现了就业、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将为学生毕业后谋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学生同激动,同平静,同愉快,同悲哀,用科学坦诚的精神,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燃烧激情。因为只有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张开思维的翅膀,打开想象的天窗,进而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活力。
三、分工合作,铸就精诚团结的意识
分工合理、精诚合作的团队,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就业、创业能力有重要作用。就像是金刚石和石墨,分子都是碳,但因为排列组合不同,价值有天壤之别。职校文化课教学呼唤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要素,信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鼓励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激发创造力。一人奉献一个亮点,大家就收获一片灿烂。目标明确精诚合作的团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力量聚集到一起迸发,使智慧汇拢到一起碰撞,使得学生在团队的分工合作中,不但能从他人那里学到知识,而且能分享经验。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团队横向交流与协作机制,建立同命运、共荣辱的责任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酒店、到商场、到工厂去考察、调查、实习,切身感受合理的分工合作与精诚的团结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教师甚至可以倡导学生尝试自主创业,以业主的身份依据员工的才识进行合理分工,协调工作关系,构建合作团队。
四、孕育“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信念
职校学生的学科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创业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坎坷和曲折,没有不懈的坚持、自强不息的信念,很难取得最终成功。因此,在职校教学中加强自强不息的信念教育势在必行。如我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这样操作:首先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重点强调抗战时期,中国人靠八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坚持,最终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然后,进一步结合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加强信念教育。如《士兵突击》中不被看好的许三多凭借坚忍、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一位普通士兵成长为精英部队中的精英,在真正意义上诠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汶川、玉树大地震中深埋废墟中的人们,以不懈的坚持、不屈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从而让学生感受坚持、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事业成功的灵魂。
五、引领精英意识,培养职业道德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职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教师还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和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精英们辉煌的创业历程,激发精英意识。如在学习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时,我一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精英资本家(如张謇)精彩的创业史,另一方面拓展延伸,选取在大时代背景下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如马云、俞敏洪、卡耐基、比尔·盖茨等)和成功的商界企业(如苏宁、沃尔玛等),通过多媒体手段链接CCTV-2王凯主持的《商道》,截取其对全球商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历片断的剖析,对经典商业案例的要素解读,给学生传播经营智慧和精英理念,让学生分享商业价值,进而引领学生树立精英意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职校文化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如我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经济时剖析:伴随着改革开放,一批讲道德、讲诚信、讲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如海尔集团,正是他们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造假、盗用商标、超标排污等败坏职业道德的企业行为也紧跟而来,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而且对人民的利益甚至生命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其结果是受到严惩乃至破产倒闭,如三鹿奶粉。接着进一步指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就业创业必备的品质,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将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可以相信只要抓住青年一代,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就必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必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腾飞。
总之,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只要能以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几近宗教般的情怀,更新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以创设和谐自由的环境,打造创新的意识,调动饱满的激情,铸就精诚团结的意识和坚定不屈的信念,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己任,构建好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就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