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近几年高考地理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2:09阅读:
字号:|

  近几年高考地理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教学改革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印证,得到了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认可。伴随着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材的变革,高考试题也在相应的发生着改变,把过去强调知识为主转变成了以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为主,把注重结论的教学转化为注重过程与结论的教学,这一切都给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很大的启示。

  1.让学生喜欢地理,认识到“有用的地理”是复习的关键。当老师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时,成功就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地理学源于人所生活的环境,反过来又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协调人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应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生活,注意将生活现象引入到教学中来。如对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贵阳冬雨的现实解释,对我国工业布局地实际分析,对新闻联播的点评等。

  2.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必须明确一点是教师不能以“我的复习教学要面面俱到,做到复习无漏,保证考到的都是我复习到的,这才对得起学生”为指导思想。学生不能以“我必须全都复习到,力争考试中的题我都见过”为目标。事实上,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因此,地理教学与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在每一知识点,每一区域复习中都应对这一点加以迁移渗透。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征(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让学生利用“模板”课后自己阅读、复习。其次,老师在课堂上,只引导学生思考三个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注重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研究要求。

  3.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和复习设计上。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与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脑海中想象,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学生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地球”了。试想,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其成因、规律、原理无不渗透在这种联系和差异中,地理学所关注的区域分析和区域对比,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在这一教学、复习过程中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复习的真谛在于此,学生获得了方法和思维方式。

  4.复习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每日述评绝对是个好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在班中就某一现实问题,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论述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获益是巨大的。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遇台风袭击、2006年我国遭遇“桑美”超强台风袭击两起自然灾害的对比与分析;秋末冬初的天气说明等等。

上一篇: 运用认知规律 讲解地理习题(...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