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 -> 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自主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7:09阅读:
字号:|

  自主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内容摘要]??? 被动学习、效率低下是目前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呢?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融,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由学生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真正的理解”,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在建构“真正的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切影响,彻底扭转教师“满堂灌”、主宰教学过程而学生默默聆听、被迫接受的教学局面,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就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 键 字]??? 建构主义? 真正的理解? 信息技术学科?? 学习的有效性

  曾几何时,计算机的教学在学生中是那么受欢迎!又曾几何时,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开始变得困难。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早已掌握了书上的操作内容,操作得很熟练,上课时根本不爱听,就是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但是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却连鼠标也没碰过,学习进度缓慢,对比别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两极分化,也影响了教师安排教学内容,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状况,如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认知水平上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要让学生超越对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而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彼此的见解,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形成更加丰富、正确和全面的理解,会的精益求精,不会的努力探索,积极建构。对于日新月益的计算机知识,只有学生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真正的理解”,并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在建构“真正的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深切影响,彻底扭转教师“满堂灌”、主宰教学过程而学生被迫接受的教学局面,学生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所以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设置最适应学生发展的学习任务

  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级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主动地学习。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任务不相符合时,不仅使学生的潜能受到压抑,而且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受到影响。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绝大多数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条件下都能达到掌握学习的要求,影响学生学习的只是学习时间的多少和学习速度的快慢。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位学生间的差异(包括他们已掌握水平的差异,发展潜能的差异)的基础上,创设最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条件,设置最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课堂上,我们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制定"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

  第一梯度:达到操作的基本要求,在速度和难度上力求适度(减少坡度),要求完成基本练习,如有余力,逐步加深。

  第二梯度:紧扣操作的要求,在速度和难度上向高一层次靠拢,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鼓励完成机动题,做到知识、能力发展相协调。

  第三梯度: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拓宽加深练习,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的创新性。

  如:在设计Excel教学中的《美化工作表》练习时,可以设置多个层次:

  最低练习要求:按版面样卷,把版面中的文字能输入,能正确编排;

  进一步要求:? 提高样卷的难度,听教师讲解后完成一些特效。

  进一步要求:? 自己决定完成特效的方法,独立完成样卷。

  最高练习要求:给定主题,自己决定版面的文字编辑,特效使用,合理插图。

  如此一来,每位学生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层次,自身已有水平高的学生选择较高要求,心中有自豪感,乐于完成练习;自身水平尚低的学生则在完成低练习要求后,也有进一步学习完成高要求的欲望。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和推动他们在发展进程中能"起跳采摘果实",乐于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有可能尝试着去超出自身现有的发展水平,并由此创造达到潜在发展水平的学习。

  二、强化师生间的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融。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要让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而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彼此的见解,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形成更加丰富、正确和全面的理解。

  1、教师--促进者与合作者

  学习中的重点是如何把新的信息同化到头脑已有的图式中,并且当信息相互矛盾以致无法同化时如何重建图式。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其教的活动的性质是通过以互相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他们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的基本作用就是提出有一定张力的问题,促使学生在知识的稳定性面临挑战时获得知识;作为合作者的教师应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包括错误观念),与学生一道展开开放性的探究,引导他们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其基本作用在于监测课堂学习并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例如,对于采取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的教师来说,在《信息技术》的系统操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其中的建立文件夹、保存文件等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整理计算机资料的工作。教师协助学生对学生的整理成果进行展示,并加以比较,小结出合理的整理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卫生小报》、《班报》,或者让学生协助进行期中、期末测试的数据处理等。而在学习了《网页设计》后,应积极给学生创造机会,制作个人网站、班级网站并让学生学习发布到校园网上,激发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的积极性。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继续去进行后继的学习。

  2、同学--更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 因此,学生同伴之间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为更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可运用讨论、竞赛等形式。这种人际互动意味着沟通、交流、交往,具有平等性、民主性、多向性,给更多的学生以更多的参与机会,同时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交往技能等各种社会性品质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Visual Basic编程》课程时,往往在布置了一个编程题,在学生中会有多种算法,各执己见。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个小竞赛,在能实现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比一比谁的算法容易让人理解,谁的算法写的程序最为简洁等等,这样,在学生的争论中,既肯定了自己,也学会了接受别人,接受更为正确的方法和思想。

  三、积极参与实践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是原封不动地反映现实,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现实进行选择、修正,并赋予现实以独特的意义,所以,认识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本身,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是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问题的解决。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真正的理解”,这个理解是最真实的,最难忘的。

  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上,教师起主要组织、指导、调控的作用。学生则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操作经验,获取计算机技术知识,并反复进行操作、练习,由此形成操作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首先使学生了解到该软件能达到的功能,而学生则是在观察到软件的效果后,开始能模仿进行一般的动画设计,操作特点,然后开始关注到画面的搭配,主题的突出,动画的流畅,使用的方便性等问题,最后则可以自己抓住身边的事或物进行独立创作,以PowerPoint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里,教师的教只是带领学生去接触知识,具体应达到什么程序要由学生自己的练习来决定。

  四、改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央教研所张家全教授对评价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评价要与人为善,立足一个‘帮’字”。这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好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可采取“后‘优’改前‘良’”的评价方法。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涵盖量相当大,其各个知识点既有相关性,但有时也可以相对独立。但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也相当多,可以是初步涉及,只会简单应用,也可以充分学习,挖掘深层的功能(如网页制作,可以是简单地排版,也可以是学习动态网页、数据库等)。所以很难以某一时刻的学习状态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难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为了鼓励学生,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允许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每次课(尤其是实践课中),只要能认真操作,完成基本要求,那么学生可对照周围同学,对照教学要求,给自己打个成绩报给老师,自我相当满意的可打满分。与时同时,老师根据其操作的质量,给出评价意见。

  2.允许学生在完成操作后进行进一步练习,只要其后面的练习达到更高的水平,可以向老师提出要求,修改其第一次的评价。如“及”改为“良”,“良”改为“优”等。

  以上的做法力求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自信心,更锻炼出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这样,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进行探索,并且师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对新的信息、新的情境、新的问题重新处理和认识。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如果学生能广泛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建构,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者就将在更为有效的学习中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求得更充分的发展。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