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走近学生,与新课程同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7阅读:
字号:|

  走近学生,与新课程同行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课程是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者,是教师和学生发生联系的主要媒介。2003年秋季在全国实施的新课程,以它的综合性、 新颖性、主体性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也给教师带来了发展和机遇。 如果不适应 这种变化和挑战,新教材带给教师的只能是巨大的压力和失败的痛苦,只有接受挑战改变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的脚步,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获得各种能力。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师应采用新教法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笔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应减少统一规格教学,注重差异性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春天应该是姹紫嫣红,倘若春天只有一种或一色的花,那这样的春天恐怕引不起才子诗人的感叹吧。然而在我们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往往用一本教科书、一张试卷、一种答案从而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裁剪成同一规格、同一类型的产品。似乎达不到这种要求的,都是废品。却不知我们培养的是人,正因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才构成了一个多彩多姿的社会。如果仅仅为了挑选绝少数人即所谓的精英而放弃了绝大多数人,这岂不是一笔巨大的蚀本买卖?按我们原先的观念,恐怕就连比尔·盖茨也不是人才,因为他没有拿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在统一规格教育中,非得让学生沿着规定的道路,统一了步伐前进。学生拐个弯不行,休息一下也不行,朝后走那更是大逆不道了。人掉到缸里,非得让人离开水,水离开人不行;用气压表测楼房高度,非得根据物理公式,把气压表作为礼物送给告诉高度的人也不行。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抓得着老鼠的就是好猫,何必强调一条道呢?

  新课程面向全体,关注人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大大精简了教材,较多的出现了图片、阅读卡和自测题,在教学内容上允许使用规定的课程资源,也可补充地方课程资源,甚至学校课程资源。在教学检测上,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练习题和试卷。 更重要的是关于标准答案观念的转变,以往我们往往把标准答案视为神圣的, 经典的。小到课堂练习,大到中考高考,都有标准答案。有教师笑喻有标准答案就好比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其滋味和舞姿可想而知。而现在特别是文科,只要能说出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以鼓励和肯定。同时,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介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调整,从原来单纯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种形式的评介相结合,如考查、互评、自评、社会实践等。“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师应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一些各有所长的学生。把评价范围从狭窄的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空间,这无疑是学生的幸事,教育的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如新教材中出现的自测题,要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不同的题;课外作业设计时注意坡度,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教师真诚关心每个学生,使所谓的“好学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新的提高,激发和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其实,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丁点儿进步,教师就应该真心为学生高兴,这才是把学生看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尊心有自主能力的人。

  二 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应减少知识的传授,注重发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这番话很好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般有两种,接受式和发现式。当学生还小,一般以接受为主。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如果还采用接受式,那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特别是中学阶段,主要应采用发现式,学习的内容尽量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尽管发现式学习需更多的时间,但这种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所获得的科学概念和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更深刻,这样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技能、与别人交流看法的能力、收集与整理信息能力等。

  然而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放在权威、主角地位,而学生处于服从、配角地位。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是教师教的点缀。如在平时教学中,常有教师抱怨说某个题目我己讲过五遍十遍了,可学生还是错了很多。这其实还只是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就比如学游泳,再多理论知识讲解也替代不了让练习者真正下河游一圈。记得一个关于居里夫人女儿的有趣的故事,一次,她的老师出了一题,“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瓶子,水却不会溢出来,是何原因?”学生们都冥思苦想,想不出来。因为根据理论,肯定要排出与金鱼等量的水。小居里却走出了教室,不一会儿,她回来兴奋地大声宣布,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她回去做了这个实验,金鱼居然也会排出水的。原来老师的题设是错的,难怪找不到原因。这种敢于怀疑、勇于试验的探究精神就是在发现学习中培养的,而且要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必须得有这种精神。

  新课程讲究的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学,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只有一个人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他才会有探索的动力,才会坚持不懈地去做种种尝试。在新教材中共出现了五个综合探究,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如综合探究一中的情景1张京如何由铁路从北京到杭州旅游,教师不需要讲的太多,只需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通过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思考经过哪几条铁路可以最快到达?到杭州后,根据杭州市交通图,怎样选择旅游路线?你会选择哪几个风景点?为什么?这种发现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的讲解铁路图、交通图的枯燥,也避免了下结论式的教学。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讲结论分解,层层设疑,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亲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观察地图,开动脑筋,作出决策,从而理解地图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也许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教师也要耐心听学生讲完,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出错或失败时,不要盲目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 ,应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激励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学识和主见,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 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减少结论性教学,注重过程性教学,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

  在社会政治教学中,作为教师恐怕都说过 “不要问为什么,答案记牢就行了”或“问那么多没用,考试又不考的” 诸如此类的话。究其原因,是因为讨论探究均不如记住答案、结论那么效果明显。这样无形之中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一切都是现成的, 现成的题目, 现成的答案,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的努力。 表面上看是一条提高学生成绩的捷径, 但实质上是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摧残。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这才是“授之以渔”。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暴露学生学习上的疑问、困难、障碍的过程,而且也展示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形成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更重要的也是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该如何对付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勇气和方法。

  《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师徒四人,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们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了真经。人们从中欣赏的是什么呢?恐怕不是真经的内容,而是取真经的过程。若唐僧一出唐宫,如来佛便提着真经给唐僧,那恐怕《西游记》就不成其为四大名著了。同样,事事老师都替学生做好了,学生只需“饭来张口”就行,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尊重和蔑视。但教师总是惟恐漏做了一题, 漏讲了一个知识点, 每天喋喋不休地讲呀练呀, 这样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更限制了学生的手脚和身心。 知识千千万, 不可能穷尽的, 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生中遇到的疑难事先都得到答案。 只有放开胆子,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在做中学, 学中做, 这才是可持续的学习之道。 而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创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积累经验、发现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和体验。新教材与以往教材很大不同的是,以往的练习答案书本上找得到而且是唯一的,但新教材的练习更多带有思考性,而且现成教材是无法圆满回答的,这就需要学生努力从生活和课外寻找思路,更好的开阔眼界。如新教材第三课不同肤色的人们的教学时,事先可让学生收集有关人种差异、种族冲突、种族歧视的事例,组织他们讨论人种的优劣并说明理由。通过争论学生自会得出三大种族根本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都在人类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即使有的同学坚持认为某一种族是优秀的,也允许他持不同的观点,让其在生活中慢慢转变观念。

  四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由重教材转为重生活,培养学生的体验性学习

  从小到大,教师都强调教材是重中之重,根本中的根本。 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命题,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忠实完成教材任务,强化知识点训练……这就是以往教师教学中最为普遍的现象。由于教材是教学大纲知识点的具体化,考试知识点的落实地,因比师生均把教材奉为经典,从而给教材涂上了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色彩。但教材存在着与生活严重脱节的问题,社会在进步,人在发展,用一本固定的甚至五六年不变的教材,这是不是在扼杀学生创造力呢?而且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学生想知道的,教材上没有介绍;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教材忽略了。相反原有教材中充斥着不少繁、难、偏、旧的现象,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等,如此内容我们国家都尚在尝试摸索阶段,请十个经济学家讲这些,恐怕表述也各不相同。让十几岁的孩子来理解掌握是不是太勉为其难了呢?其实教材应该以生活为重,生活中重要的法律常识、消费常识等与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才是学生最应该掌握和最想掌握的。 倘若教材脱离了生活, 脱离了学生, 我们再把它奉为经典, 那学生可真成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书呆子。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是看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点讲解得如何,最重要的应是看学生对它的感悟程度。《美国孩子做一堂历史课》可谓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次当头棒喝。那个别出心裁的历史教师达塔“以原本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现因经费紧张而要5美分一张,想参加小测验的同学交钱后来领纸”,引起学生吃惊,沮丧、愤恨,生气的情绪,最终全部孩子不得不交钱来领纸做小测验。只见测验的最后一题是“请你写出花钱买纸的感受”。原来达塔老师只是让学生明白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而设置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情境。相信通过达塔老师的此番精心设计,绝大多数学生会理解当时13个殖民地人民愤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行动。读完这篇文章,笔者不禁反思我们的教法,无非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这两种教法哪个更好呢?很显然,我们的常用教法对学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而达塔老师的却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新课程在这方面比较注重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较好地处理了与六年级衔接,又注意了从实际生活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抱着“ 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念,更好地利用新教材来为学生和生活服务,学会驾驭教材,而不要做教材的奴隶。如法国卢卡索这样的小山村, 即使对地理专业工作者都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 但作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能否解决的一个典型案例, 却颇有代表性。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卢卡索未来前景的预测——是看重眼前利益过度利用还是放眼未来善加保护?然后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强烈,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当教师把知识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学生会凭借相关的经验,依靠自己的努力,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新教材中讲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生长的作物的不同。笔者就提出反问,自然环境相同的地方,生长的作物是不是相同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为什么桐乡槜李只有百桃乡的一小块地方产,桐乡的其他地方包括百桃的大部分地方都不能产呢?能不能让桐乡其它地方也长出槜李呢?”当问题来自真实的日常生活,正应了“跳一跳,便能摘得到桃子”,这无疑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笔者还“招贤纳士”,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将会成为第二个袁隆平,将会名垂史册!这样学生以全新的态度投入到作业中去,而且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拥有了创造性、成功感和自信。尽管他们的答案也许很幼稚,很不成熟。但又说不定某一个学生真的能让我们象吃榨菜一样吃上槜李呢?只要能给学生这种体验意识,意识到难题就在自己身边,勤动手,勤动脑,说不定成功就在眼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已经足够欣慰了。

  五 教师在教学秩序上应由“鸦雀无声”变为“活而不乱”,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在课堂上, 拿一个黑点让幼儿园小朋友认,他们会小手举的高高的,七嘴八舌地说出许多答案。同样的黑点拿到小学、中学、大学,选择沉默的人会越来越多,答案越来越单调。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传统的教育讲究的是“认真听,勿乱说,勿多动”,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担心(事实上也是)说错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所以 还是少说不说为好。到底是七嘴八舌好还是鸦雀无声好,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还是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就叫乱。”由此,即使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讨论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只要始终围绕学习这个主旋律,就是表面上似乎有点“乱”的“活”。而要达到“活而不乱”,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探究与交流,也有利于缓解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它在打破旧的规范的同时,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如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时间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工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通过这类新的课堂活动,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理念,使自己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舞台上,经常反思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与新课程的实施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意识,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由走近学生转变为走进学生,那么素质教育走完了阶段性的一步。

上一篇: 走近学生 走进心灵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