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 1.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这体现出贝多芬 ( ) A.崇尚进步和自由 B.维护封建制度 C.阻碍历史进步 D.倡导平等和人权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3.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审判》《城堡》等小说都是写了普通人如何处处受着不可知的恶运的任意摆布而无法逃脱。在物质和金钱的支配下,人是那样的可怜,成为物的奴隶,人性被扭曲,写出了“现代人的困惑”。下列作品中与卡夫卡作品属同一风格的是( ) 4.《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诗人雪莱著名的一部诗剧。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精神。就创作手法而言,下列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最接近的是 A.《人间喜剧》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离骚》 D.《战争与和平》 5.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6.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7.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8.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这说明 ( )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9.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0、民国九年,潍县南关小学的国语语文有《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自由》、《缠足之害》、《开矿》《葡萄酿酒》》《瓦特发明蒸汽机》《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等。材料说明当时的学校教育注重( ) ①提倡科学,中体西用 ②培养学生自由平等思想 ③ 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④传播经世致用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1883年美国总统格兰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谈及自己在国外所遇到的四个最了不起的人分别是:法国首相甘贝特、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格兰斯顿和中国的李鸿章。格兰特推崇李鸿章最有可能是( ) A.他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B.第一个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 C.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D.最早支持中国赴美留学教育活动者 1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实现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3.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 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1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民主和科学 1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6.翻译和研读西方汉学著作不仅需要一定外文功底,也需要相当历史知识。某一部英文汉学著作有这样一句话“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下面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康熙皇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 B.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著作 C.光绪皇帝已经阅读《海国图志》这部著作 D.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著作 17.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 政治民主化 D. 国防现代化 18.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 B.郑观应 C.张之洞 D.张謇 19.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21.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D.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22.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主要是指( ) ① “开眼看世界”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4. 梁启超在《自勉》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含义是( ) A.设议院,定宪法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 C.兴民权,易旧俗 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5. 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近 代化”的先声。这里的“近代化”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6.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材料中的“政治”觉悟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 ) 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8.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 ) A.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C.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D.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现实 29.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30.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非选择题(共计25分) 31.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填表:参照示例,按提示角度概括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所表现出的特点。(12分) 从背景来看 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从方向来看 从任务来看 从层次来看 从态度来看 从内容来看 从作用来看 32.(13分)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说来,“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或赞赏新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材料三及相关课文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标题)(3分) ① (一) (小标题1)维新变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赞赏利用西方文化 1. 其方式是(3分) ② 2.其作用似“思想界之大飓风” (二) (小标题2)(3分) ③ ——用新文化全面否定旧文化 1.提倡民主与科学 2.提倡新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二 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 从背景来看 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从方向来看 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 从任务来看 追求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从层次来看 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程 从态度来看 经历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从内容来看 前后各种思想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 从作用来看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1. 参考答案(12分) (1)填表(12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