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7阅读:
字号:|

  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什么?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语文就是语文呀。就是语言文字。现在随着人文性的提倡,人们似乎认为语文就是实施人文培育的一门课程。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但是他们常常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是语文的语言性。其实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工具性是二而一的关系。是表和理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不否认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是有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一面,但是我们认为,语文所以为语文,就是因为语文还有语言性,是语文的语言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人们更多的关注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语文的语言性。他们不知道语文失去语言性也就失去了人文性。确实语文要培育学生的人文性精神,但是语文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语言的学习。人文精神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学习而实施的。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其他课程也有人文性。其他课程的人文性就包含在其他课程的内容中。通过他们的内容体现出来。

  既然语言性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那么语言的学习就成为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许多教师把思维能力理解为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大量进行机械的训练,造成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随着人文性的提出,人们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是语文的语言性造成了语文机械训练的原因。他们把语言和训练挂钩。同时为了纠正这种机械训练的做法,人们抛出人文性作为医治机械训练的良药。不错,机械训练与人们对语文的语言性的认识有关。但是,这不是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与我们信奉的教学理念有关。就当前语文教学来说,人文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但是人们在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的同时,却严重的忽视了语文的语言教学,造成语文教育的空洞苍白。这实在有点矫枉过正。的确,语文教育需要人文教育,而且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人文性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说到底还是民族语的教育。正如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所说:“语文说到底是民族与教育,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使他的学生能读会写,能说会,那该是怎样一件幸事呢!”可见,把人文性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地位,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忽视语言性,同样给语文教学带来损失。

  过去,我们只对文本做一些浅表层次的解读,我们只是引领学生解读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却没有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作者的思维。没有能够体验作者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为不能深挖这些,学生的思想始终停留在浅表层次。所以学生的思维始终得不到培养。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其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背后则是思维能力。语言背后是思想,作者对文本的结构安排体现着作者的思想,而这思想,就像文章的灵魂,统帅着整个文章。虽然不见其形,但是其神则灌注期间。这些思想,这些神韵,不可能通过讲解来把握。需要学生与作家的神交,需要通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我国古人十分重视领悟。主张通过悟来体验、感悟、把握。悟不仅仅领悟文章,而是通过领悟文章来领悟作者的思维。悟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作者考虑,为作者着想。悠然心会,妙处自然体验得出。思路自然领悟得清。不能设身处地的思考,是很难获得作者的思想的。

  比如,高中教材中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紧紧围绕文本,把文章的顺序理清,却没有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作,这里面包含着作者怎样的认识。作为一篇具有哲学思维特征的文本,作家看似论证的是人生的境界,实际他是在论证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就是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哲学等。我们知道哲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问,我们虽然经常用哲学这个词,但是要给哲学下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代哲学大师,他对哲学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如果我们就文章而文章,我们所得只是人生境界的几个方面,但对作者的哲学思想,却没有触及到,我们还是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或者我们理解的文章还是浅层次的。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我们只有对作者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对本文由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沉入到作者的思想深处,才能探寻到作者思想的脉搏。比如作者为什么要从人生的境界谈起,通过人生境界的谈论,作者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等。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让学生结合政治课的学习来理解。世界观是什么,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怎样才算是根本看法?这些问题,就会使学生转入到对哲学的探究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的兴趣,为学生的深度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再比如《人是什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把握的是作者对人的认识。也就是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他的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他是从什么地方获得这样的认识的。这就要求我们顺着文章的思路,看看作者引用的那些名人的名言,名人在这个方面都有哪些看法。还可以让他们通过了解这些名人的事迹,进一步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他们的人生道路,他们事业上的成功等,对形成他们的这些认识有什么作用。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自己对人生有什么看法,自己周围的人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这些人的差距在那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凡此种种,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真正获得语文教学需要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效率才能能真正提高。我们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引用了哪些材料,更主要的是要他们知道这些材料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认识,包含着他怎样的人生的感悟、体验和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文章的意脉,对文本做出深度解读。

  我们说语文教学要沉下去,沉到那儿,就是要沉到作家的思想深处,沉到作家的写作的原点。过去我们强调语言学习,我们把语言只作为一种表意的工具,学习语言只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语言背后是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语言。叶老认为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想的。这思想怎么训练。思想的训练不是靠讲解,不是靠玩弄语言技巧,而是靠体验感悟。没有思想就没有语言,没有认识就没有文章。挖掘语言背后的思想,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法宝。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语言教育,说穿了就是思维的训练。我们说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的基础性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的人文性,更主要的表现在语文的语言性。语言性决定了语文的人文性。语言是反映生活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经过过作家的思维过滤的产物。体现的是作家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结果。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就文本来说,文本不仅仅是作家思想情感的产物,更主要的是生活激发出作家的情感,是作家对生活深刻体验认识的结果。形象里包含着思想。人文性是附着这语言性上,通过语言性体现出来的。没有语言性,就没有人文性。我们只有把人文性与语言性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学习,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才能真正达到语言性与人文性同步提高的效果。

上一篇: 试论语文基础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