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而不能误读
诵读而不能误读
目前,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流行着一种经典诵读活动,希望藉此方式重振我国日益衰微的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营养进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对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试图找到主流文化方面的修补,同时也是对利益时代带来的心灵浮躁一种冲淡。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小学生理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丰富人的心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各地试点经验也能充分彰显了这项活动的实际价值,事实证明利用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对诵读者的身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良苦的用心执著的尝试,比空口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要强得多,因为毕竟在扎扎实实地诵读,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如果对诵读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那是极为可笑而幼稚的。
然而,诵读毕竟又是儿童的读书体验,对此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全面的关注。诵读陶情冶性而不能误入歧途,把诵读视为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造成思想的压力,把诵读变成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不是额外的命令式的强加。当你把诵读活动与各种考核相挂钩的时候,或许就是诵读走向僵化与没落的开始,因为这是非常自由的精神性活动,是毫无功利的心性涵养,只能是兴致勃勃,而不是暮气沉沉,是生命的激活灵魂的充电,而不是心智的窒息思维的桎梏。从这点上说,谁不能赋予诵读以持久的情趣,谁就在歪曲诵读的本质,谁就在误读和误导!
高尚未必就是时尚,高尚需要时间来检验;时尚未必就不是高尚,关键在于时尚是否经久不衰。经典诵读绝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赶时髦,一切不动脑筋地照抄照搬,原封不动地拿来套用灌输。学校要把它作为办学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坚持并力求在系列化的诵读之后,能自然而然地积淀生发,不求效果而效果自现,通过诵读比赛、知识抢答、对号入座等形式予以巩固和体认,在模糊的整体感知中化为自己的心得,不知不觉间强化其兴趣,把形式的成分变成内容的成分,丰富其内涵价值。
教师要给予合理的正确的深入浅出的导读,做出符合本义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解读。阅读导向是指导儿童阅读进入阅读视角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人文素养、认识层次、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师能否进行合理的阅读理解和导向的基础。“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不尽科学合理的成分,还有一些思想糟粕,与市场经济社会乃至现代化进程中不相适应的因素,应予以大胆剔除,教师要做出切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规律的阅读指导,而不是搬来私塾先生做样板,只管诵读,不论其意,熟读成诵意思自然明了,这是不负责任的偷懒之法,不足为训。
对经典教材要注意全面的观照,因为很多经典教材所收入的“三百千千”是从封建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即是对生活中来的东西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正因为有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今天就应该扬弃,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随意曲解,既不能抱残守缺,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把有益的成分运用到日常生活,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家庭成员和周边人员。这种切合实际的认识就在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因此教师的层面也就决定了诵读的层面,尽管诵读和阅读都是个性化的行为,但在个性化体验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影响是无形的,不着痕迹而处处显示教师的痕迹。
多元的时代产生多元的价值观,时代的流变思想的流变,旧有的模式和崇拜的偶像发生了动摇,经典中的思想内容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严重矛盾,这一点万万不可忽视,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析矛盾,认真分析信义与利益的关系,如何在目前以利益为调节中心的社会,传承仁爱礼义人本的思想,讲清诸如沿袭至今的“义利之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待人接物的诚信原则,将“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自觉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培养厚德载物的宽容情怀,培养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自强不息;此外,在利欲世界中,我们还要养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消解急功近利利欲熏心的功利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坚守信念,从诵读带来的人文氛围取熏陶濡染幼小的心灵,从而影响家庭和社会,小手牵大手,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源,向四周辐射光波。这就是经典诵
读带来的理所当然的效应。
过去教育的目标是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现在教育的目标是为怎样度过人生做准备。我想诵读经典,会使你心有所寄情有所托,在闲暇时光的沐浴下活得更有意义,在茫茫人世间过一种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从而去拒绝平庸拒绝无所用心的生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