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文言文教学的终南捷径
诵读,文言文教学的终南捷径
文言文,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言是母语之根,文言文中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深邃的思想。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重言轻文,忽视了文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新形势下,新课标明确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要求我们必需找到“文”“言”结合的有效途径。今天上午李红梅老师执教的《六国论》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诵读教学——文言文教学的终南捷径。
李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思路合理,环节明晰紧凑,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但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诵读教学。
诵读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整节课包括初读、再读、三读、四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实现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把握、探究,课堂很有层次性,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老师对学生诵读目的要求明确。初读,读准字音,明确断句;再读,解决字词,疏通文意;三读,明确论点,分析思路;四读,探究主旨,明确写法。
再次,诵读形式多样,注重诵读技巧的指导。既有齐读、朗读,也有个人的默读、试读、范读等,同时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到位,要求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情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意,把握了结构,更让学生沉入文本中,更好地理解苏洵的主张和观点,理解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最后,诵读一定要落到实处。如果硬要说不足的话,我感觉李老师的课从设计上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操作上诵读还是有点流于形式。一方面,老师过于冷静,情感投入不够,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学生的诵读指导也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囿于课堂环节的设计,老师更注重了课堂的预设,而使课堂生成显得有些生硬、不够自然。
还有就是探究环节的设计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略显不足。老师如果补充了时代背景,再加上学生学过的历史,恐怕理解苏洵的感慨并不难。而探究实际上是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交流探讨,培养其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论辩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新课标也要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苏洵的观点作出判断,评价其历史的局限;也可以和苏辙的《六国论》或杜牧的“灭六国者六国也”的观点作比较;另外本文是典范的议论文,并且课堂上也做了重点分析,也可以延伸拓展,来指导学生的写作。
以上是我听课的感悟和不成熟的看法。瑕不掩瑜,李老师的课确实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做了出了示范,值得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唯有读才能让学生在语境中积累文言知识,形成语感,理解语义,才能深入体会到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