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自己认识鲁迅
读出自己?????认识鲁迅
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因为他具有有着深刻中国烙印的人格魅力。
但一直以来他的作品总是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者感觉鲁迅离我们太远了,似乎他只是他那个当时代的一个战士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对他多一些敬畏。对于鲁迅的尊崇和对其作品阅读的热情却日渐减退。
其实,鲁迅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敢于用笔和敌人斗争的英勇无畏的战士,更多的是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些作品是时代的写照,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种人生价值又主要来源于一种社会责任感。
理解鲁迅及其作品应当从了解历史入手,不设身处地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我们是很难去想象和琢磨的。也许鲁迅的作品的确有很多当代中小学生很难理解的东西,甚至于有些字眼因时代特征过于浓烈而导致我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甚至于审美取向与我们当代流行的方向有所不一样,但是把不好理解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们不能因为学生不好理解就跳过中国千年传承的经典之作,同样也不能逃避把鲁迅优秀作品传承下去的历史重责。如果你讲不清楚、学生不能明白,这本身就是你作为教师的失职!
去除精神隔膜,让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这是实现和鲁迅精神相遇的路径。鲁迅曾主张知道作者的经历和著作,顾及作者的全人,就是“知人”。如果学生不了解鲁迅,就很难深入理解与把握鲁迅的作品,容易造成文本的误读。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从作家生命的根里长出来的,走近鲁迅,是走进鲁迅作品的重要路径。我们应该设法让鲁迅作品深入学生的灵魂,直抵学生的内心,获得暖心的打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读出自己,认识鲁迅,这才是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读出自己”,即引导学生从鲁迅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鲁迅作品时,不为各种阶级分析所束缚。让学生“读出自己”,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读出进而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体验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老师架设桥梁,以自己的理解去激活学生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解剖自己,乃至超越自己。
相关文章:
|